怎麼說呢,當寫下全書完這幾個字,我的心情當時是失落的,因為這本書在一年來,陪伴著我一路走來。
這一年來,無論我是困惑,還是迷茫,或者有時產生寂寞感的時候,我都會想到“更新”。
因為這本書促使了動力,讓我不能停滯的目標,這都是因為兩個字,責任。
這不僅僅是對自己負責,更是對讀者負責,當我提筆開始寫時,我的身份就已經發生轉變,不在僅僅是萬千群體中的一名籍籍無名的讀者,而是廣大群體中的一員,也是值得站出來說的,作家。
作家劉柏華曾經寫過的一本書名,為做一行,愛一行,專一行。
我覺得,這九字說得非常有道理,我既然選擇成為一名網絡作家,就要擔負起作為作家的責任。
那就是堅持每日連載,更新不斷更,熱愛自己所選的道路,堅持走下去。
從18年三月十六開始起,到今天,共355天,本書連載144萬字,在這一年,我可以驕傲的說,從來沒有斷更過。
就算是有時候太忙,也隻是晚了十幾分鍾,但是最後都會補回來,第二天照常更新。
對於第一次寫長篇的我來說,這是一種挑戰,我自身因為筆力問題,沒有將胸中所想的故事,以好文筆展現給各位讀者。
但是,我卻堅持到每日堅持連載,不斷更的精神,在355天寫完了144萬字,這點還是很自豪的。
這本書從一開始的文筆稚嫩,外加上在前麵幾十萬字,所謂的“毒點”多,導致成績不好。
盡管如此,在曆經一年的艱難下,我還是選擇了堅持完本,將故事做到了圓滿。
當然,這也要感謝一路支持過來的讀者,沒有你們默默無聞的訂閱,我當然不會有這個動力。
正是因為有你們平日裏,堅持訂閱,投票的支持,才能使我堅持到最後。
所以,在這裏,鳳溪感謝一路支持的書友,無論你是從始至終一直開始支持過來,還是半道過來,或者說中途離開的。
隻要你曾經支持過本書,我都會感謝你。
當然,在這裏我還要特別支持一直全訂的書友。
謝謝你們,伴隨著我走到最後,讓鳳溪能夠一展胸中所寫故事。
接下來說說整本書一路走過的大概故事走向吧。
大家應該也看到了,這本書大體分為高麒發展,習武學藝,在北疆抗胡,積攢名望。
然後就是東征高句麗,其實楊廣後期寫這段故事是不現實的,因為按照現實來說,那時候國內已經是暗流湧動,暴風雨前來的前奏。
之所以會寫,也是我讀史之後,真的會隋數次征討高句麗失敗,表示惋惜。
所以想在書中寫出華夏威震四方,讓外族屈服於華夏的天威之下。
過了高句麗,就是江陵之戰了,滅掉蕭銑,算是主角自立的開端,主要擁有了自身的根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