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麼一出,哈基米更加重視他和高翔之間的關係了。他再也不跟那些夥們往城裏跑了,他本能的感覺到他們的未來並不在城裏,而是在這兒!沒錯,就是這裏!
哈基米開始留意起過去那些完全沒有人在意的東西了。比如河裏的魚,阿富汗人並不是不吃魚,相反超愛吃魚;但是那主要是指的是海魚,比如黃花魚、馬鮫魚、帶魚、石斑魚、黑鯛、蘇梅、金槍魚、鬼頭刀,等等等等……太多了。
通過這些魚類就不難發現,這裏麵基本是海魚不,而且還幾乎都依賴從伊朗進口。
所以在阿富汗,很少有人吃得起油煎大黃魚,一條魚的價格就夠一個家庭一周所需了;更別還要用那麼多油,並且炸完了大黃魚的油還沒法再用,隻能倒掉……
大概是習慣了吃海魚的關係吧,淡水魚幾乎就沒人吃了。又腥,刺又多,還得刮鱗片……總之麻煩到極致!
哈基米打上了這些淡水魚得主意,於是他故意的對高翔:“你們吃魚嘛?河裏的魚,很肥,但是不便宜!”
他本以為這一回會無功而返,沒成想高翔二話沒就讓他搞兩條來看看,並且再三交代:一定要活的,死魚不要。
哈基米回去之後就想辦法捕了兩條肥美的鮮魚,一路跑著給高翔送了過來。
高翔看了這魚後非常的高興,不但花錢買了下來,還給他煙抽……
這下哈基米算是抄上了,隔三差五就來給高翔送魚。
時間長了吧,他還生出一種負罪感來!怎麼呢?這些魚他們自己都不吃,河裏生養的,賣給別人好麼?萬一吃出什麼問題來,那……哈基米覺得越來越過不去心裏這道坎了。
他一連七八都沒給高翔送魚,這可把高翔給急壞了。利用一次買菜的機會,高翔可算是又找到了他;問清楚了之後,好麼……這子還真夠淳樸的,賺錢都能賺出負罪感來。
隻是這劇情怎麼似曾相識?是誰數錢數的手發抖來著?又是誰把錢藏到地窖裏來著?
高翔告訴哈基米:“再幫我弄兩條鮮魚來,我請你吃魚。”
哈基米猶豫再三,還是去給他弄了,心裏想著這回就不要錢了,無論如何也不能要錢了。
既內疚、又期待、十分複雜並且矛盾的哈基米次日來找高翔。站在營地的外圍,滿懷心事的他還是抬頭看了眼中國人的營地。
他們十分心,不讓外人進去;哪怕是阿拉姆村的村民也不能進去。
營地的圍牆很高,高的一般人很難攀爬。
圍牆後麵還有更高的哨塔,兩個渾身掛滿了武器,看起來凶神惡煞的西方人(東歐)端著步槍在上麵一臉警惕的觀察著四周。
曾經在山坡上見過的那些黃色大家夥的吊臂比哨塔還要高,整個營地整都轟隆隆的,從早忙到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