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舌戰官窯大權(1 / 2)

隨後,兵部郎中提出冶煉窯的田力。他的道理,與雷正大同異,都是一個腔調。

因為前麵有督查司雷正的提名支持,其他的人基本上不怎麼話。雖然也有人也提了不少人名,但都沒有什麼竟爭力,再加上年紀比較大,自然就成了第一波被淘汰的對象。

十幾份意向書中,目前能提出來就兩人,徐茂先打斷道:“我覺得,大家不妨可以考慮冶煉窯夫長柳得良,我覺得他的分析和官窯以後的發展思路都很清晰,而且很有條理。”

徐茂先現在是府令衙左府丞,整個宜陽府排在第四的位置。段文遠走行都司國子監,他實際上就成了排名第三的實權派人物。新來的知府衙左府丞韓益,在宜陽府沒有根基,他也懶得湊這個熱鬧,基本上沒有發言。

有人聽徐茂先這麼,紛紛翻出柳得良那份意文案,認真地看了一片。柳得良寫的內容,基徐茂先上次跟他的那些,然後添加了一些他長年的經驗,將成本控製,勞工選撥,官窯管理,以及以後的發展方向都細細地羅例出來。

如果周發白的那份意向書還有點取巧,講大道理,空話的味道,那麼柳得良的這份意向書,則在他的基礎上多了些實是求是的東西,讓人眼前一亮。

這時,易平終於出聲了。“我覺得在管理和運作方麵,我覺得周發白要強些,畢晚他才是正兒八經的頭頭,很多上麵的事情下麵人不懂得。”

做為禮部郎中,易平如此旗幟鮮明地支持周發白,意味著他就與督查司雷正站在一條線上。聽到易平的話,雷正就投去感激的目光。

有了易平如果鮮明的支持,其他的人也開始議論紛紛,這些人雖然隻是旁聽,但是也有發言權。

雖然最後還得由佟知府定奪,如果大多數人都支持周發白的話,佟知府總不能一味地搞一言堂,強行將合並官窯掌權人的位置,讓給柳得良吧?

蔡橫看了佟知府和徐茂先一眼,壓了壓手道:“我讚成徐府丞的建議。現在我就剛才雷大人的三點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第一周發白是以前的總窯頭不錯,但是,如果他真正能做到意向書上所的那幾點,能夠很好的把握行市動向,穩妥經營,規範管控,那麼他當了這麼多年的總窯頭,為什麼會搞到現在這種局麵?官窯瀕臨倒閉!勞工被迫擺攤維持生計?”

“第二點就更站不住腳了,他這些話隻能是紙上談兵,泛泛之談。如何管理好一個新官窯,如何降低生產成本,如果減少浪費,節省開支?他做到了嗎?滿紙空言,沒有具體規劃,滿篇空話。”

“第三點不是我們要臨陣換將,而且整個官窯已經到了病入膏亡的地步,再不下重藥猛藥,隻怕神仙也無能為力了,到那時我們再臨陣換將還有什麼意義?沒有犯錯不等於就有功績,我不讚同這種保守的陳規,既然他不行,為什麼不換別人試試?我隻是各抒己見,大家可以暢所欲言。”

蔡橫一席話,推翻了督查司雷正所有的觀點,一些人又在竊竊私語,蔡學士得一點都沒錯。既然他在這個位置上呆了這麼久沒有成效,早就應該換人才對!

雷正一臉鐵青,幾乎被貶得一文不值,因此心中十分鬱悶,易平卻保持著奇怪的微笑,似乎就早有意料中的事。

徐茂先沒去注意他的表情,見大家都保持沉默,顯然是在心裏選擇站在那個陣營好。

他就道:“以蔡學士的觀點,同樣可以推到田力昌在文案中的理論,他也是投身官窯的老人,同樣的背景,同樣的方式,為什麼在沒有合並之前,他就不可以按自己的這麼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