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巡視風波 上(1 / 2)

徐茂先明白他的意思,他這是給自己做人情的機會來了。

於是他也不虛情假意,就跟於海推薦了塘平府吏部員外郎,田博輝。

於海人選倒是有幾個,都不怎麼滿意,範知州的意思是要他廣開言路,擇人而用。而且這事到底還是要塘平府內參們決定的,最後到底用誰還不好。

徐茂先自然知道,於海早和範知州通過氣了。

既然於海來找自己,這就明他已經選擇了自己的背景。等於海走的時候,徐茂先就叫王麟,把剩下的兩罐茶葉帶走,於海客氣了兩句,提著茶葉走了。

隨後,荊州吏部堂議,對幾名人選進行了甄選,最後的結果還有三人,獲得內參堂議定奪的機會。

在這個人事任命的內參堂議上,徐茂先心裏也沒多少底,田博輝最後能不能通過幾大內參的讚同,行人事看命吧。

在諸位內參中,徐茂先能知道的,隻有剛剛任命的督察府侍卿顏昭義,他與宋廷弼之間不可能達成什麼協議。

可沒想到最後定奪的時候,兵部的侍卿居然表了態,支持田博輝的任命提議。

九大內參,除了範知州沒有表態之外,田博輝和宋廷弼提名的人選兩個人各占三位支持,剩下的一人兩人讚同,勢均力敵的局麵。

範知州看到大家表決的結果,表了個態:“那就由塘平府的田博輝,擔任這個職務吧!”

範知州一錘定音,大家也沒有再什麼。

沒過多久,荊州吏部就下了任命文書,田博輝正式任命為塘平府的吏部郎中。

田博輝就找到李秋仁,一定要好好感謝一下徐茂先,要是沒有他的幫忙,不定自己還得要這個員外郎的位置上煎熬著。下一次,可不一定有這個機會,再等到這個吏部郎中走人。

李秋仁就不急,看看徐大人什麼時候有空,兩人再找個機會過去。不過,田博輝還是忍不住想表示感謝,在箋條裏了一些示忠誠的話。

徐茂先淡淡地回道:“這是你自己努力的結果,好好幹吧!朝廷會給每個人發揮的機會。”

呆在吏部這麼多年,田博輝還不知道?朝廷這個概念,對他來已經是太刻骨銘心了。

有人是這樣形容朝廷的,當你受了蒙冤的時候,大人你要相信朝廷。當你受了委屈的時候,大人你要理解朝廷。當你有了政績的時候,大人這是朝廷栽培的結果。

身在吏部多年,田博輝自然知道其中的道道。

不管做什麼,總得朝中有人,現在他終於明白了,站隊的重要性。

宋廷弼這次沒有跳出來搗亂,他不知道田博輝是徐茂先提議的,因為是於海用自己的名義提出來的。

人倒黴的時候,喝涼水都塞牙縫,宋廷弼估計正是到了這個時候。他沒想到自己一次常規的巡視,居然惹出大的亂子。

堂議結束後的三,宋廷弼到惠山府去巡視,前呼後擁的,跟著一大幫子人。前麵有官兵開道,後麵有司樂拿著筆杆子跟蹤追稿。

幾十輛馬車的隊伍,浩浩蕩蕩向惠山府奔去,惠山府曾是宋廷弼發跡的地方之一,他當初就是從惠山府起步的。

因此,自他當上荊州內務學士之後,一直對惠山府很照顧。幾年前,宋廷弼還在惠山府當過一年左府丞,後來才調到荊州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