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徐茂先的問題,楊柏嶺和範斌也在心裏暗道,如果問我,我該怎麼回答?
在坐的都是秀才,有學問,但是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令徐茂先並不怎麼滿意。
有人:“這是我的理想,當一名朝廷官吏,所以我在朝自己的奮鬥目標努力。”
這個理想沒有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隻是並不是徐茂先需要的結果。
有人:“如果能成功當上記的主簿,我一定全力以赴,鞠躬盡瘁為徐大人鞍前馬後。”這種話是表忠心,有拍馬屁之嫌,徐茂先沒有吭聲。
鄭江站起來,道:“官差,是現在有才學者最理想的去處,做為一個翰林院出來的秀才,踏上仕途是最好的選擇。這樣我們就可以用自己學到的知識,讓這個州城變得更加美好。讓我們這個地方,變得更加富裕。我認為,隻有入仕,才不致於辜負朝廷的培養,因為我們可以更好的為朝廷效命!”
徐茂先笑了,道:“你就是鄭江?”
鄭江挺了挺胸,沒想到徐大人居然記住了自己的名字,不禁有些得意。
徐茂先看在眼裏,目光掃過其他人,剛才那些人的回答,隱隱給他一種奇怪的感覺,這些人不像是來參加考評,更有一種走過場的味道。
似乎,他們的回答,隻為鄭江的出場做鋪墊。徐茂先了一句,道:“記住,你應招的隻是知州主簿,不是知州大人。”
主簿白了就是隨從,一個忠誠不二的奴才,既使你有更多更好的理想,永遠都隻能通過別人去實現。
主簿與入仕這一詞,相差甚遠,更與造福下和百姓掛不上勾。試問你一個隨從,能有多大的本事去實現自己的抱負?人家聖上的貼身老太監,都不敢沾染朝政事宜,你個主簿也敢狂言?
鄭江的臉色有些不自然了,半沒有出話來。徐茂先擺擺手,示意他坐下。
華正站起來,道:“我是鄉下裏出來的孩子,不會太多的花言巧語,我隻我心中的想法。應招這個職位首先是我覺得,自己的條件和能力,基本上可以滿足知州主簿的應招要求。而最初的想法,就是我生活在鄉下,理解和體會過底層老百姓的痛苦和難處,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權貴和官吏,去關注民生,去關注世道炎涼。”
“有人大人身邊的主簿,有時也是大人看外界的眼睛和耳朵,我希望徐大人能給我這個機會,做您的眼睛和耳朵,把更多的世間現象真實地反應出來。相信徐大人的正確決擇,可以改變化州地界現在的貧窮和落後。也希望徐大人和各位大人,給我這個機會,我很需要得到這份差事,因為人畢竟要做事才有飯吃。”
徐茂先從華正的眼神裏,看出了一絲對現實的不滿,他就知道華正背後肯定有隱情。有人居然膽大包,敢利用自己應招主簿這件事來做文章,因為知州身邊的眼線就這麼好插?
而徐茂先身後的兩人,聽到華正這麼大膽的胡言亂語,偏偏又不能阻止,兩人便在心裏著急。這個華正,膽子太大了。你應招主簿跟老百姓疾苦有什麼屁的關係?
徐茂先卻在心裏笑道:這個華正有點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