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從沙俄回到化州縣,徐茂先仿佛輕鬆了不少。
主要是和娘子的關係,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這就是最大的收獲。
後院不起火,外麵衝鋒陷陣,這樣就能所向無敵了。
三年之約,他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爬到行都司,至少當個副巡撫司。
三年,自己隻準備在化州再呆一年,這是徐茂先的心裏目標。
等徐茂先回來的時候,範斌那裏的公務已經到了掃尾階段,賬頭出的銀子基本上全部到位,很多地方紛紛破土動工,籌建新的善堂。
楊柏嶺那邊的整改公務,暫時告一段落,安東縣紡織窯接了幾個大單子,幫嶺南一些商行代工,窯工暫時得到了安置。
剛開始的時候,其他兩個官窯對此做法感到不屑,認為堂堂一個官窯,居然淪落到給私窯打下手,覺得麵子上過不去。
但是後來看到紡織窯的窯工有飯吃了,而且馬上就可以拿到不菲的俸祿,這些人也動了心,主動找楊柏嶺聯係。
像紡織窯那些窯工,以前出工的也隻是七吊半銅錢。
現在給別人代工,俸祿還沒下來,但是他們自己在心裏盤算,一個月下來,估計能拿到二兩銀子,這分俸祿跟嶺南相比,雖然差了些,但比他們以前的狀況,已經明顯有太多好轉。
徐茂先對楊柏嶺的公務感到挺滿意的,他表揚了幾句,楊柏嶺靦腆地笑了。
最近範斌那邊進展也還可以,對於兩位大將的努力,徐茂先看在眼裏,喜在心裏。
其實最令他高興的是,嵐山府官道的開通,前不久舉行了典禮,由宋念堂在儀式上出麵,徐茂先因為一些其他的事情,沒有親自參加。
郭文浩根據徐茂先的指示,安排了化州地界的各大通文大肆傳頌,為了擴大嵐山府這條官道的影響,他還請了太常院的司樂,請這些人來,又免不了送上一個大紅包。
當然,他這麼做也是有用意的,把這條官道的影響盡量擴到最大,讓附近的一些州城,甚至其他行都司的人都知道,化州修了這麼一條生命線。
這樣一來,從這裏過去的馬車多了,嵐山府的人氣就旺了,這是所謂的陽謀。
事實上,自從儀製院出通文之後,很多鄰地界的馬車,都從這裏直接取道嶺南,這對他們這些馬夫來,縮短了路程,還節省了時間。
從前愁眉苦臉的嵐山府縣令和知縣,這下笑開了眼,人氣旺了,如此一來這官道的投入,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收回了。
再加上兩大礦區的正式落戶,嵐山府的現狀有了很大的改善。
而且這樣的大型礦藏,需要招很多的礦工,可以解決當地很多剩餘勞力的問題。
呂縣令和農知縣商量,是不是再請徐大人吃個飯,送點東西意思一下,要不是徐大人對嵐山府的扶持,哪有這麼大的改善,兩人哪來這麼大的政績?
農孝勤這是應該的,而且他還掂記著徐大人那句話,隻要嵐山府出了政績,他們就有希望,當官的誰不希望再進一步?
農孝勤也想自己在幾年後,調進知州衙,或州令衙。先混個從三品官階,等到下仕之前再正三品,自己這輩子也算是風風光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