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禿鷹(1 / 2)

鹹鼎十三年夷人沿海而上,侵入魏國,起初大魏朝堂並不以為這是件多大的禍事,一郡府兵足可以平息膽敢造次的夷人。

直到鎮江之戰信誓旦旦集結而來的一州三萬府兵麵對夷人五千人馬,最終戰果竟是魏軍十不存一。

至此朝野大震,夷人火器第一次名動天下。

兵部這才手忙腳亂的征集各州郡可用之兵,試圖找到夷人主力一戰定乾坤,然而讓兵部措手不及的是夷人竟憑空消失了,正如他們憑空而來一般。

夷人既沒有繼續攻城略地,甚至占領的城池也隻是劫掠了財物,三日後夷人再度現身,已是在北方的精衛城,原來夷人竟是乘巨船北上,憑借令魏國將士聞所未聞的炮石,一日之內全殲猝不及防的精衛城守軍。

精衛即精天下之兵拱衛,那拱衛之地正是大魏京都。

這下夷人的目的昭然若揭了,以不足一萬兵馬滅一國嗎?

縱然夷人兵械強勁軍容無匹但夷人似乎也沒有這樣自大,而是一麵相繼從鎮江登陸,一麵從海上不斷增兵精衛城。

大魏立國百年,結束前朝動蕩局勢後天下已承平八十餘年,麵對夷人勢不可擋的兵鋒,魏國朝廷一邊詔天下兵馬勤王一邊遣使溝通夷人,其中相談內容世人不知,但和談期間竟出現長達兩年時間的和平。

兩年來精衛城夷人未曾主動推進,隻是派兵占領了孤懸海外的瀛洲作為物資補給地,而兩年間鎮江夷人仍舊從陸地北上,一路上魏軍或逃或降。

鹹鼎十五年一月兩路夷人彙合,似乎是兩國談判終未有結果,這次夷人撕毀和約準備堂堂正正滅國了。

鹹鼎十五年三月大魏皇帝司馬睿興及王公大臣西狩雍州,留靖王司馬睿宗守京都,四月夷人破京都。

從老家鎮江再到京都,最後被圍困於籍籍無名的銅山,劉義兵覺得這次真要把小命交代在這裏了。

從憤而投伍到一次次兵敗如山倒,比起好多早已埋骨他鄉的袍澤兄弟,他劉義兵知足了。

子時,做好豪邁赴死的劉義兵緊繃的神經稍鬆懈,那沉重的疲憊感就找上門來。半個月來作為小頭領的他可曾有一個時辰的安穩覺,都死到臨頭了那就放鬆一下下吧!

這樣想著不知不覺就昏昏睡去。夜如漆墨恍惚中再一睜眼眼前竟是另一番景色,遠處有白鶴遊翔,雲遮霧繞,隱約可見一座巍峨高山,山上樹木參天仿佛如垂垂老者,劉義兵毫不懷疑此就是傳說中的仙山。

然而下一幕卻讓劉義兵大驚失色,在他不遠處竟出現一灰衣灰鞋的中年儒士,他麵帶愁容神色淒苦,在他身邊躺著一個頭發雜亂的士兵。

那中年儒士正是他父親,而地上之人是他,劉義兵。

怎麼會這樣?父親不是在兩年前死於夷人兵亂了嗎?

劉義兵大聲呼喊父親,卻發現自己根本無法發出聲來,他向中年儒士跑去卻發現無論跑出去幾步還是幾十步,中年儒士仍是距離他那麼遠,一分不少。

突然天生異變,風雷相交,霎時一陣轟隆之聲響徹天際,而出現異象的那片天空,如同開了個方圓數千丈大窟窿,五色氣流柱如滔天巨浪飛流直下,勢如大江決堤,萬丈雪山崩裂。

中年儒士轉過頭似乎看到了劉義兵,神色一滯後微微一笑,他嘴裏發著聲,可劉義兵一點都聽不到,但二十年的朝夕相處,他知道父親是在說一個字“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