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毅特別囑咐米妙琪,這事兒是秘密的,不能告訴別人。包括林西,他的那個大嘴巴表妹,也別告訴父母。
米妙琪想,唉,我居然能當上特工的候選人,簡直受寵若驚。米妙琪用她媽的思維來分析了一下:一來不用交學費,二來穆毅那張紙上所列的事項極大地激發了米妙琪美妙的想像。米妙琪是個天生的樂觀主義者。米妙琪感到特別的榮幸。
從來沒有人對米妙琪這麼重視過。米妙琪從小就是被忽視著長大的。
米妙琪的媽心疼弟弟那個媽寶,更心疼一分分的錢,特別惜物,發展成一種特別難於理解別人的感情模式。米妙琪的媽對於被別人占了十元錢的便宜會一直耿耿於懷十幾天,而看不到她自己女兒每天進進出出的異樣和鬱悶。米妙琪的爸沉浸在自己的職場界中,雖然混得平庸,但他爽直、簡單的性情,人緣也不錯,成天到處有酒局。公正地講,米妙琪的爸還是比較重視女兒的,尤其以女兒的成績而自豪,女兒的成績好,米妙琪的爸也覺得臉上特別有光。他的臉也笑得格外燦爛。可是,這一陣米妙琪因為第一小學門口那件事,受到了沉重打擊,她忽然覺得功課並不能安撫自己的心靈,她的思緒始終是混亂和低落的,成績下滑得有些厲害,期中考試竟然落到了班級十九名,全班五十幾個人,米妙琪的爸參加完家長會後,覺得不太高興,那天米妙琪的媽又因為什麼事和米妙琪的爸吵了架,結果米妙琪爸直接對米妙琪說,下次不參加家長會了,因為你不是第一,連前十都沒進,米妙琪的爸語氣非常不愉快。米妙琪感受到的傷害比她媽直接的嘮叨和責罵更嚴重。
學校裏的老師們,他們喜歡好學生,喜歡學生乖,喜歡學生不給他們惹麻煩。當好學生,就是把自己當成植物一樣,全麵接受老師的命令,自己不能想太多。一旦有哪些成績好的學生後來出了點兒異常,老師們又都從欣賞立馬轉換立場了。比如,上屆高三的柴民是整個鎮裏的超級大學霸,他考上了BJ的頂級名校,高考成績全省都排得上號。到BJ上了一年,柴民卻突然提出不想念了,他休學了,天天在家呆著,打遊戲、養狗、弄貓,說什麼不肯再回校園了。憂心忡忡的柴民媽和班主任聊過後,這些消息馬上在班級裏、校園裏傳播開了。高中的老師們、領導們從原來天天在課堂上、大會上對全校學生的一次次地誇獎柴民,以柴民為主角的心靈雞湯式的談話、文章,一下子仿佛都徹底消失了一樣,大家不約而同地避諱談柴民。“勢利眼”,米妙琪心裏憤憤不平地想。老師們開始談話素質教育,講述原先學校畢業的一個調皮搗蛋的學生劉一民,劉一民高考失利,可是他會投機,有個靈活的腦子,劉一民不斷嚐試,不斷失敗,不斷嚐試,屢敗屢戰,劉一民敗得頭破血流的時候,突然不知哪裏發現了一個有權的遠房親戚,這個親戚真是老劉家注定的福星。劉一民投標,標標中,劉一民的項目突然豁然開朗,做得風生水起。劉一民不斷回校,開著一輛閃閃發亮的奧迪,發著玉溪煙,受到校長、老師們的邀約、飯局,一次次激勵著同學們。老師們現在完全流行討論、羨慕劉一民這個紅人了。“說到底,光成績好、光會死讀書是沒用的,到了社會吃不開的。”劉一民洗去了過去在學校曾經的灰頭土臉上的塵埃,侃侃而談。老師們開始聊素質教育,瞧,我們學校現成的成功的素質教育的典型,雖然當年成績不好,但是學校的理念是素質教育,適應社會發展的潮流。於是劉一民又成了老師們口中的先進典型,柴民則可悲地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米妙琪認真地想了一想,其實自己像個透明人似的,是被所有的人所忽視的。家裏隻看重成績,老師隻要求聽話,他們都要你順從、聽話,別惹麻煩,否則後果會很嚴重。米妙琪感覺自己沒有存在的價值。而特工的遴選,則讓米妙琪仿佛看到了希望。至少,他們看到了我的長處,至少,他們注意到了我。米妙琪的心裏感到一種溫暖的滋味。
米妙琪暫時忘卻不幸,按照林西表哥----穆毅的要求,踏踏實實地、投入地進入了特工的各項訓練。
按照我穆毅那張紙上的要求,要嚴格做到一百步,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特工。
這第一步是什麼呢?克服恐懼。
米妙琪要在半個月內觀察、體會一下恐懼的感覺,然後必須交上如何克服恐懼的答卷。
恐懼啊恐懼,米妙琪思考了半天,也沒有弄出一個頭緒。
那麼就開始傻傻地動手吧,想想都有哪些恐懼?
我怕爸媽生氣,爸媽吵架我就害怕,是不是恐懼?應該是的。這不是天經地義的嗎?為什麼要克服呢?
米妙琪越想越多,越想越專注,她一個字一個字地寫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