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妙琪的奶奶突然給老爸打了電話,還是為了表哥與表嫂的事。米妙琪奶奶雖然不識一個大字,但是在市場上買菜的數學題還是算得很清爽,記得住在她家那段時間,在菜場買了二斤雞蛋,小販把賬算錯了,多少了奶奶十元錢,奶奶回家和爸爸扳著手指,美滋滋地算來算去,樂了有半個月。因為米妙琪爸是兄弟姐妹中唯一一個脫離了奶奶家那個小村---現在都是泥土路,家家都是歪歪扭扭的房子,奶奶也有虛榮心,凡是遠房各路親戚,她凡是走得動,都要帶著借宿在米妙琪家,在她眼裏,米妙琪家裏貼著的地磚,牆上包得牆紙,室內的抽水馬桶,都是她炫耀的資本,她和米妙琪爺爺一起,不斷教導米妙琪,其實也說給米妙琪爸媽聽,要孝敬老人哦,當然,米妙琪爸爸腦子就是這麼洗大的,洗了幾十年了,自然表現得特別孝敬,嚴格遵循孔子之道,一副大孝子的模樣。米妙琪奶奶轉過身,背著米妙琪媽就伸手向兒子要路費,她千裏迢迢趕過來,兒子自然乖乖奉上,這兩年單位不景氣,米妙琪爸要報銷了自己的醫療費,再塞給老太太。米妙琪爸就是不敢拒絕。這也引起了米妙琪媽的強烈意見,怎麼每次出差,信用卡你刷著,現金還帶著,報銷的錢總是剛剛抵得上花銷,單位的夥食補貼、出差補貼,就這麼點外快可賺,都沒個蹤影了,米妙琪爸就開始打哈哈,那個誰家兒子結婚隨禮了。
米妙琪的奶奶每個月千把元的退休金,米妙琪爺爺有兩千元退休金,居住在小村莊,魚才二、三元一斤,菜更便宜,房前屋後的,撒一把菜籽就收夠老兩口吃上大半年。老太太和老頭子兩人的退休金幾乎都是幹攢著,可老太太還是喜歡錢,自己賺不到了,就靠兒子的孝敬了。不管窮富,誰都喜歡錢,可不是啊,有錢才能獨立,說話有底氣,沒錢低三下四,低眉順眼,再大的脾氣也要收起來,做人還是要早點懂這個道理。
原來,表嫂成為女企業家的夢碎後,落下了祈福的毛病,女兒的學業她要去祈福,適逢升學、期末,表嫂都要大早晨喊兩個女兒起來,母女三人直奔寺廟。表嫂習得一套熟練的拜佛禮數,大女兒考上了縣城最好的中學,自然給廟裏大師的香火錢少不了,表嫂暗自竊喜,這都是自己心誠則靈啊。
表嫂今天花五百,明天花一千,表哥偷偷兼職賺來的外快,沒多長時間就又見底了,表哥剛剛準備和朋友聯合開個小門麵,結果發現家裏的銀庫又空了,氣不打一處來。結結實實地揍了表嫂一頓。表哥就找到了米妙琪爺爺奶奶家。一是表哥家的老人曾經有恩於米妙琪奶奶家,當年****時期,是表哥的爸爸將米妙琪奶奶逃荒帶到了現在的居住地。另外他知道老頭老太兩個人沒什麼負擔,米妙琪爸結婚時,一分錢都沒值得讓家裏出,米妙琪爺爺人窮誌短,就裝糊塗,什麼財禮什麼的就故意的省略了,連在老家酒都沒有辦,讓兒子在縣城自己出錢辦了。當時整個小村都在議論,怎麼這麼不體麵,悄悄地把婚結了,村裏的一大把親戚都不知情。表哥知道老頭老太有點兒積蓄,就上門要借些錢來周轉。
米妙琪奶奶好麵子,可是自己的老本又不願意動。當然就想到了自己的孝順兒子。
“借二萬元周轉一下”,米妙琪奶奶說,他原說借四萬呢。
米妙琪家亂成了一鍋粥,經濟基礎不牢固,奶奶又要來釜底抽薪,這個家真得要飄搖了。
米妙琪眼看著家裏日漸緊張的氛圍,連姊妹間都不和眭了。
她要想清楚。
奶奶為什麼總要幹預自己的兒子?千方百計從兒子那裏得到呢?奶奶這麼強烈的幹擾和控製已經嚴重破壞了自己家的氛圍,連帶她們姐妹們的感情。父母天天冷戰,米妙琪媽連菜都不願意多吵一個,妹妹有次問媽媽菜怎麼這麼少,米妙琪媽居然把菜盤直接摔到了地上,一家人都沒安穩日子。
老爸所謂的善良,要救表哥一家,他認為自己良心好,講義氣,知恩圖報,可是老爸為了自己的名聲,就把自己家放在一邊不予考慮嗎?
老媽不願意借錢,因為家裏房子日漸小了,姐妹們越來越大,弟弟還和爸媽一起睡,米妙琪媽早就琢磨著要換個大房子了。
這兩萬元一借出去,啥時能還都沒底數。早在米妙琪爸結婚時,就被奶奶打發過來的親戚借走幾千元,到現在也說不清楚為啥錢不還,隻說人找不到了。其實人家把錢還給了奶奶,老爸知道奶奶收下了這錢,可是不敢告訴米妙琪媽
這是善良必須付了的代價嗎?到底是善良還是沒有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