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還有韓信的兵力牽製,韓信取勝越快,劉邦的壓力也就越小。而在此期間,項羽的力量也會大量削減,他早晚會無暇顧及,劉邦也就安全了。”
蓋聶將大致形勢分析了一遍,滴水不漏。“師哥,你不去當劉邦的謀士,可惜了。”
衛莊玩味地說了一句,他們安定了一段時日,便接到了項王要出兵平定齊地,趙地兩地的消息。
而這邊的所有人也做好了準備,“師哥,你說韓信這招,是否應該叫做避實擊虛?”
大軍出發前,衛莊頗為戲謔地問了蓋聶一句,蓋聶一陣無語,不過他還是點了點頭。項羽出發沒多久,韓信的大軍也出發了。
而在他們休整期間,張良已經跟不服項羽統治的各地勢力寫信聯合,韓信帶領的是各地的反秦聯軍,大約有五到六十萬人,這些大軍氣勢洶洶地開到了項羽的老巢彭城。
而此時項羽還在平定兩地的叛亂,對此絲毫不覺,大軍數量足夠,再加上韓信指揮得當,彭城被打下來的時日並不多,劉邦終於進入到了繁華之地,心中大喜。
當項羽平定了兩地的叛亂後,得到的卻是劉邦率領大軍已經占領了彭城的消息,他意識到中計,頓時惱羞成怒,將自己的一部分兵力留在了各地,率領著一部分兵力去攻打彭城。
而此時,韓信安頓好劉邦後,已經著手去北伐,與此同時,劉邦在韓信走後派張良到了落地一帶,守住了後方。
劉邦在彭城安穩地待了一段時間後便有些鬆懈了,他的聯軍也分散在了各處,此時他開始在彭城花天酒地,而此時此刻,韓信已經派兵北上,開始了討伐。
在劉邦安逸於彭城之時,項羽帶著他的三萬大軍來攻打劉邦,劉邦連忙聯合起六十萬大軍抵抗,由於倉促聯合再加上人心渙散,六十萬大軍在關鍵時刻多數反叛,背離了漢王,劉邦遭到了慘敗,一路逃跑。
而項羽拿下彭城後,對於劉邦也是一頓窮追猛打。
劉邦一路談到了滎陽一帶,而此時,韓信首先要解決的便是臨時反叛的西魏和代國。
西魏王魏豹是一個性情不定的封主,原本他親漢疏楚是上上之策,不過由於偶然的一次算命他臨時倒戈背離了漢王劉邦,而他所在的位置在滎陽北部,離劉邦極近,對劉邦的威脅最大。
韓信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此處作為第一個打擊目標,此時他心中有了計謀。“蓋先生,在下需要你幫一個忙。”
此時韓信走到了蓋聶的營帳,直接來了個開門見山,蓋聶點頭表示同意。“蓋先生能否帶兵在行進到臨晉一帶後秘密北上,直搗西魏的安邑之地。”
蓋聶沉思了一番:“故技重施?”韓信滿意地點了點頭,“沒有問題,我即刻帶兵出發。”
此時韓信將蓋聶攔下:“先生不必著急,你我帶兵出發自然是一起的。
到了臨晉那處我需要派一部分人就下來佯裝造船渡河,因此兵力會減少一部分,想要蓋先生出馬也是為了在攻打安邑之時能夠多幾分勝算,並不是讓蓋先生單獨攻打安邑,蓋先生不必如此著急。”
韓信詳細地解釋了一番後,蓋聶便下去準備。帶兵打仗的記憶已經很久遠了,對於蓋聶來說,在他回到趙國之時,曾經跟從李牧將軍領兵打仗,不過,最後未曾救下李牧。
想到此處,蓋聶多了些悲意,而世事無常,蓋聶未曾想到,有生之年,他會再次得見李牧之孫。
蓋聶此時已經做好了出發的準備,一同和韓信帶著大軍沿著黃河到了臨晉一帶。如同上次的戰役一般,想要攻打西魏,臨晉是必經之地。
此時,韓信將一部分兵力留在了此處。
“韓信兄,你先在此處停留一段時間,以防魏豹起疑,我先帶兵北上。”蓋聶建議了一番。
而此時,韓信擔心起了蓋聶的安全,有些遲疑。
“無妨,蓋某有小莊,還有天明的幫忙,況且你也會即刻與我彙合的,不必太過於擔心蓋某的安全。”韓信聽了蓋聶的分析後才放心地讓蓋聶離開:“小莊,我們走!”蓋聶說了一句,衛莊和天明與蓋聶並肩,三個人領兵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