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七月流火 二(1 / 1)

今夜的路似乎比往常的短得多,從宓院出來,繞過石橋,穿過花圃,眨眼的功夫就出了園子。路過羲岑的院子,遠遠瞧著,覃氏優雅的立在她家門前,仿佛是在特意等誰來的。

見淩芸的腳步有些放緩,覃氏莞爾一笑,順勢朝她招手,輕喚了聲,“還不快走”。

一聽此言,淩芸一時有些反應不過來,她一臉迷茫,下意識的回頭朝長街望了再望,除了身後的蓮心,街上並無他人。

這時已過傍晚,半黑的邊泛著昏黃,隱隱的,腳下的石磚路有些發暗,這夏末時節,潮氣濕重,忽覺得一陣涼氣從背脊爬上脖子,惹得淩芸不禁倒吸了口冷氣,緊著回過頭,加快腳步迎上覃氏。

未免尷尬,淩芸忙賠笑問道:“嫂子怎麼在這裏親自等我,有事叫舒心進園子裏找我就是了。”

覃氏溫柔的笑著,穩步下了緩步台階,上前拉住淩芸的手,輕言一句,“你跟嫂子去大廳,都在那呢。”

淩芸不解覃氏的話,詫異道:“家裏來客人了嗎?”

覃氏淺笑,領著淩芸邊走邊:“快走吧”。

雖瞧不出覃氏的臉色有何異樣,也問不出什麼所以然來,但淩芸心中似乎已經有了答案。

該來了。

一行四人,過垂花門,踏上夾道,步行一箭步,又跨進月亮門,經穿堂行至後罩樓前的石子路,穿卡子門,才上了抄手回廊,就瞧著前院燈火通明,大廳房前站著幾個陌生的廝和婆子,畏畏縮縮,都用著異常奇怪的眼光打量著淩芸和覃氏姑嫂。

“嫂子,這”

覃氏朝淩芸淺淺的搖了搖頭,示意她不要再問,端莊的繼續伴著她前行。

就在二人踏入大廳的那一刻,廳內傳出一聲冷笑,隨即而來的便是不屑一顧的嘲諷:“我早就過,芸丫頭這門婚事壓根就不能成,這不還真真被我給中了,這旻姑爺就是個風流情種,哪會看上咱們家這位深閨姐啊,也不瞧瞧他什麼家世,雖然家裏金銀無數,但他老爹娶了九房姨太太,這怎麼能配得上咱們羲家嫡係呢,也就當年的阮家,門戶才會願意找這樣的人家去受氣,如今阮家也是高門顯貴了,怎麼就還一條道跑到黑呢?堂堂大靖皇後的親侄女怎麼可以這麼隨隨便便的嫁人,我看啊,還是讓阮將軍把女兒接回去,另擇佳婿,要是能趕上選秀,沒準還能當上皇妃,跟她姑姑一起光宗耀祖呢。”

聽著再熟悉不過的聲音,就知道這是自己那個在家裏指手畫腳的潑辣貨二舅母南氏的公鴨嗓在放聲。

淩芸素知自己作為外女寄養於羲家,必得謹言慎行,恭敬順從,方為孝悌兩全。

所謂情非得已,若非靖城家中有變,自是不願離開父母,來這裏遭受著冷嘲熱諷,本以為自己會和青梅竹馬的蕭旻岐,在及笄之後擇日完婚,遠離這是非之地,卻不想被命運羞辱得徹頭徹尾。

淩芸滿腹疑惑,那日的事,已在眾目睽睽下,於襄城縣衙做了了結,可她不太明白如今這陣勢是要作甚,卻是又氣又恨又不敢發作,不自覺地抱住覃氏的右臂,用滿是慌張無助的眼神看著她,希望這個如同外祖母一般真心疼愛自己的長嫂能告訴自己,究竟要發生什麼。

覃氏緊握住淩芸的有些冷汗的手,淡定的看著這個少不更事的女孩,“放心,有我們呢”,著,繼續帶著淩芸往屋裏走,而蓮心卻被舒心攔著留在了門外。

“祖母,孫媳把芸兒帶來了。”

淩芸看著自己的外祖母佀氏一身暗紅色百壽圖寬袖褙子端坐在正中金漆紫檀雲雀榻椅上,正斜眼瞪著剛剛發完言的二舅母,一言不發。

再瞧那南氏就坐在西側第二位的背椅上,一身大紅色百花圖繡褙子,俏白的臉上依舊掛著不懷好意地譏笑,毫不避諱的直視著自己婆母對自己投來的滿是怨恨的目光。

淩芸偷偷的掃了一眼坐在對麵東側的二舅父,隻見身形富態的羲嶽一臉尷尬,瞥了一眼南氏,又瞥了一眼此時不安的淩芸,抬手拿起案上的茶碗,假意喝茶。

淩芸瞧出了端倪,慢慢放開緊握覃氏的手,毫不猶豫的穩穩跪在堂中,“外孫女淩芸,給外祖母請安,給各位舅父舅母請安,給哥哥姐姐們請安。”

站在南氏身後的羲瑋輕咳一聲,“今兒個是怎麼了?丫崽子都這麼懂禮數啦,真是要嫁人了哈。”

一聽此言,站在佀氏身邊的羲玨斥責了羲瑋一句,“瑋丫頭,你還是回去看著你煎的補藥吧,免得書女婿盯差了,你婆婆又緊著來府上催你回去傳宗接代。”

淩芸沒有抬頭看羲瑋難看的表情,而是依舊叩著頭,深深地將額頭抵在冰涼的石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