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錯過(2 / 2)

如果將自殺單獨歸咎於胡可欣的性格問題這無疑是自絕生路,那麼這裏麵就一定有我忽略了的地方?

到底是哪裏呢?

馬林再次一遍一遍地回憶今天發生的事情。

他覺得自己的思路陷入了死胡同。

他想起福爾摩斯《血字的研究》的一段經典台詞。

凡是異乎尋常的事物,一般都不是什麼阻礙,反而是一種線索。(注1)

可是今天找到的一切都稀鬆平常,並沒有什麼異乎尋常的事物。

重新來過,或者換一種說法,今天發生的事情之間,有什麼可以矛盾的地方嗎?

……

還真有!

馬林腦中忽然一道電光閃過。

他在相冊上看到胡可欣與母親的最後一張合照是三年前,但那個時候胡可欣已經穿上了私立石楊樹中學的校服!

也就是說,自殺的胡可欣應該是初中三年級才對!

他自己完全被慣性思維帶跑了,因為守夜人總部給出的信息中心是二年級三班,林奇等人又完全對胡可欣的死不感興趣。

所以他一時竟然沒有想到,胡可欣也許並不是初中二年級的學生。

難怪二年級三班沒有找到胡可欣的東西,因為二年級三班根本不是胡可欣的班級。

但是為什麼初中二年級三班的教室有著殺人的詛咒?!

之前老頭說過胡可欣是從8樓跳下摔死的。而二年級三班在2樓,顯然也不是她自殺的地點。

那麼問題一定就出在這裏!

假如神秘事件真的和胡可欣有關的話,那麼除了二年級三班,一定還有一個地方具備調查的價值。

那就是胡可欣本身所在的班級。

不過看來隻能明天再過去看看了。

他執著地相信這件事一定和胡可欣的自殺案件有一定的聯係,他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但是他的直覺卻牢牢占據著這個想法,如果不能親自證明者兩件事確實沒有關係,他寢食難安。

馬林回過神,深深呼了一口氣,他精神頗為振奮,雖然還沒有找到更有用的線索,但他覺得自己至少找到了一定的方向。

他帶著李舒桐再次搜索了一下胡可欣父親的房間,再沒有絲毫的發現之後,兩人一起離開了胡可欣的家。

而就在他們離開這間房屋十分鍾之後,一陣輕輕的腳步,忽然在這間房屋的客廳響起。

一個輕柔地女聲,喃喃自語:“有人來過了嗎……”

注1

這段話地被推理小說迷們奉為演繹法經典解釋:

原話是:

“我已經對你說過,凡是異乎尋常的事物,一般都不是什麼阻礙,反而是一種線索。在解決這類問題時,最主要的事情就是能夠用推理的方法,一層層的回溯推理。這是一種很有用的本領,而且也是很容易的,不過,人們在實踐中卻不常應用它。在日常生活中,向前推理的用處大些,因此人們也就往往容易忽略回溯推理這一層。如果說有五十人能夠從事物的各個方麵加以綜合推理的話,那麼,能用分析的方法推理的,不過是個把人而已。“

“大多數人都是這樣:如果你把一係列的事實對他們說明以後,他們就能把可能的結果告訴你,他們能夠把這一係列事實在他們腦子裏聯係起來,通過思考,就能得出個什麼結果來。但是,有少數人,如果你把結果告訴了他們,他們就能通過他們內在的意識,推斷出所以產生這種結果的各個步驟是什麼。這就是在我說到“回溯推理”或者“分析的方法”時,我所指的那種能力。

《血字的研究》

https://www.biqiuge8.com/book/61318/498440776.html

biqiuge8.com。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