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記錄

向坤將家裏能吃的、能喝的東西都試了個遍。

然後在文檔上做下記錄:

固體食物:方便麵X,薯片X,燕麥餅幹X,奧利奧餅幹X;

液體飲品:白開水√,純淨水√,純牛奶X,紅牛X;

想到7月14日他曾經在外麵小店吃過清粥小菜,也全都吐了個精光,於是又在固體食物裏加上:

清粥X,炒豆芽X,榨菜X。

對自己進行了一番檢查和記錄後,向坤的看了下時間,已經是淩晨1點半了,於是洗漱了一下,準備先上床睡覺,保證好睡眠和休息。

但是躺在床上翻來覆去近一個小時後,向坤卻是毫無困意,覺得可能是之前剛睡了二十幾個小時所以不覺得困,於是翻起來重新打開筆記本電腦。

之前他以自己的身體變化做關鍵字進行搜索,大部分的搜索結果都是指向“吸血鬼”。

所以向坤準備以“吸血鬼”作為目標,來收集一下資料。

當然,什麼《暮光之城》、《夜訪吸血鬼》、《吸血鬼日記》之類文藝作品不會是他收集的目標。

他又看到了知乎上那個“變成吸血鬼是什麼體驗”的問題,除了那些明顯開腦洞編的吸血鬼小說的答案外,也有一些很正經地收集資料,探討吸血鬼起源和科學解釋的答案。

關於吸血鬼的起源和科學解釋,大部分答案其實都差不多,認為吸血鬼傳說的起源是十八世紀的東歐、中歐。

變成“吸血鬼”的,通常是遭遇意外或暴病而死的人。

其親人要麼是得了惡疾,要麼是遭遇其他意外接二連三死去。而且他們死前幾日,都會在夢中夢到已死的人化為吸血鬼來吸自己的血。

說到底,就是遇到了災厄或傳染病,或是其他的倒黴事,便將這些事都記到了已故的家庭成員身上。

那時候的處理辦法,通常是開棺後將屍體的心髒挖出燒掉,而因為短時間內屍體脹氣發出怪異聲音,組織收縮而讓指甲看起來仿佛死後生長一般,又讓“吸血鬼”的傳說更進一步。

後來隨著醫學的發展,各種現象得到了解釋,“吸血鬼”也就愈發地文藝化,被增添了更多的形象和特點,甚至有了超能力和不死之身。

有時候狂犬病、異食癖、卟啉病等疾病的患者,也會被拿來做現代“吸血鬼”的科學解釋。

向坤還特意去看了下幾個回答裏提到的,國家地理頻道專門製作的吸血鬼解析節目《吸血鬼取證》,講的也差不多是那些東西,並沒有什麼能解釋他身上這一係列變化的內容。

倒是某些不靠譜的文藝作品裏的一些描述和形容,和他的情況吻合的更多一些。

不知不覺已經天亮,向坤依舊精神不錯,便決定出去買些東西回來。

去洗手間洗了把臉,張嘴檢查了一下,發現牙齒已經長得差不多了,至少露齒微笑的時候,其他人除了覺得他牙很白外,應該看不出什麼來。

讓他鬆了口氣的是,他新長出來的牙齒很正常,並沒有什麼恐怖的尖牙。

向坤出門後,先買了幾樣食物,油條、豆漿、煎餅、麵包等,每樣都隻嚐試著吃了一口,一樣一樣地試,不過沒有例外,最後都是吐了出來。

不過吃的比較少,惡心感,嘔吐時的難受,也會減輕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