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廣泛地聽取同誌們的意見,無論正確與否都要虛心接受,這對今後的工作有好處。”
“是啊,俺也來個摸著石頭過河。”
“李書記,關於方向的問題一定要把握好,不要給別人留有口舌。”
“王書記,俺知道了。”齊順兒對兩位領導的交流聽得真真切切,他內心蕩起了無數的波瀾,有這樣的好領導,自己就是粉身碎骨也心甘。
“這樣吧,俺給你們炒幾道家常菜,吃飯再走。”
“王書記,俺沒有啥感謝你的,俺去燒菜。”
“好,你去忙,俺同李書記交換一下看法。”齊順兒真正感覺到王建明和李書記對老百姓的關心和愛護,這樣的好領導能碰到,是今生最大的財富。
“李書記,這是俺燒的東北大雜燴,敬請兩位領導品嚐。”
“嗯,真有地方特色,味道鮮美。”
“王書記,你是劉振興的領導?”
“俺當團長時,他是營長,俺到了師部,他到團部幹了兩年就轉業了。”
“怎麼,他做人不行?”
“王書記,俺不能評價他。”
“為啥?”
“他,對不起俺大姐。”
“他,的確對不起向梅,在道德、法律上都應該受到追究。”
“不,俺不是這個意思。”
“俺不管他是什麼人,同俺是什麼關係,隻要違反了原則或法律,絕對不會姑息遷就。”
“王書記,向梅大姐也挺可憐的。”
“俺隻能盡力關照她,路還得由她自己走嘛。”王建明看著李書記。
“如果沒有崔經理從中搗亂,她也許可以順風順水。”
“李書記,關於崔經理的事情,你一定要把握住尺度,觸犯了原則和法律,絕對不能遷就。”
“俺清楚了,你放心。”齊順兒感到無比地興奮,這次到市裏收獲太大,見了高官,對自己和公司有了更加堅實地信心,對人生有了翔實的目標。
“齊順兒,你好好跟著向梅幹,等到經驗積累到位了,一定要回村裏。”李書記重複著自己的希望和要求。
“李書記,是金子在哪裏都能發光,如果他在縣城做好了,可以到市裏、省裏,為啥讓他回村裏?”
“王書記,村裏需要他。”
“他完全可以帶動一部分人去做,沒有必要回村,俺覺得,他回村是大材用。”齊順兒更加激動。
“王書記,俺是農民,回村經營土地是最好的選擇。”
“你聽聽,他有遠大的抱負,不用俺操心。”
“齊順兒,俺拭目以待。”齊順兒慌忙站起來。
“王書記,有你在市裏給俺撐腰,俺做啥都有信心。”
“有信心,還要有行動。”齊順兒微微一笑。
“齊順兒,俺相信你,有一件事情希望你能夠做到。”
“王書記,你。”
“向梅,她孤兒寡母不容易,俺距她太遠了,遠水解不了近渴,你幫助俺好好關照一下她們母子。”
“王書記,她是俺姐,這是份內的事情。”
“好,俺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