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銘遠在顧氏集團換權之際,接手昌明汽電,並不是表麵上看起來的一時意氣。在他正式加入昌明汽電時,不僅對它的財務狀況了如指掌,也早對公司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調查和研究。
他憑借智慧的頭腦和冷靜的分析、超於常人的洞察力以及運籌帷幄的能力,很快就發現了昌明汽電問題的症結所在:和任何一個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公司沒有兩樣,昌明公司“九龍治水”的現象一樣十分突出,也就是所謂的多頭管理、職能交叉所導致的權責不一、效率不高等弊端,不一而足。
正如俗話說的那樣,新官上任點三把火。顧銘遠決定首先簡化各項繁瑣複冗的審批和實施流程,先把決策權逐級下放,將責權與各級主管負責人的經濟利益掛鉤,並從公司調撥一部分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充實到工廠生產第一線;另一方麵,則是對於職能交叉重疊的部門進行整合、精兵簡政。
他是那種性格--要麼不做,要做就做最好!更是實幹派,魄力果決,說幹就幹!
由此,昌明汽電各部門的會議明顯多了起來,針對昌明汽電的大刀闊斧的改革就此拉開序幕!
不同於上一次公司的人事調動,昌明底下的員工一副袖手旁觀的態度,這一次,昌明各辦公室裏明顯洋溢著一股既緊張又期待又不安的氣氛。每個人都知道,公司要改革,但是怎麼改,大家都沒底。
很快,那些編製臃腫的部門就遭遇了史無前例的瘦身,行政後勤等部門首當其衝,秘書部、行政部陸續有員工或被調崗或被辭退。
“昌明36樓單身美眉群”群裏每天消息滿天飛,哪個部門的員工被調崗了,誰被辭退了,誰又主動離職了。可不是,對於一份工作兩人做的部門,無疑是頭上懸著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一大早,葉宛就被劉延浩找了過去。
去會議室之前,葉宛心裏有一點忐忑,似乎劉延浩每一次找她,都沒什麼好事,現在又正值公司敏感時期,雖然財務部還沒什麼動靜--說不定就是從她開始呢!葉宛忽然不敢想下去,總有種不好的預感。小心地推開會議室的門,裏麵就劉延浩一個人坐著,見葉宛進來,連忙招手,未等她坐下,就說:“從今天起,將對你的工作有所調整--”
什麼?調整?她又要換崗了?
見葉宛瞪圓了眼,一臉的驚愕,劉延浩笑著揮了揮手,道:“坐下坐下!沒嚇著吧?可不是要把你調走!我跟你說,咱們財務部馬上要改革,崗位設置會有所變化,將采取交叉型策略,所以,以後由你來擔任項目部的財務顧問,你看行不行?”
見不是要調崗,葉宛這才放下心來,坐下後好奇地問:“什麼是交叉型策略?”她是第一次聽說這個名詞。
“簡單點說,就是大家的崗位要重新設置一下,除了設置日常的財務崗位,還要再設置類似和銀行一樣的客戶經理。以前大家隻做財務的事,現在要實現財務部門的管理和服務功能並重,也就是側重強調財務的管理功能。”劉延浩頗有點拗口地解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