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顧父與田瀾—憶往昔崢嶸歲月稠(1 / 2)

顧振山的人生可以分為四個階段:趕上了特殊時期,高中畢業下鄉;趕上了改革開放,他到廣州深圳經營皮具和家私;趕上了80年代末的下海潮,他回宜江市做起裝潢生意;趕上了中國經濟的第二次騰飛,他成立顧氏集團,涉足物業管理、金融地產、汽車電子等領域,並屢有斬獲。

今晚宴席上顧振山的決定,不是一時衝動,而是醞釀很久,是時候放手了。

女兒顧瑩珠生性好強,從小沒在自己身邊多呆,但能憑一己勤奮,事業略有小成;女婿孫翰明是他一手培養,盡管有委屈他的地方,但是他知道孫翰明是極其勤奮努力的;兒子顧銘遠走的是他自己選的路,雖然不能如己所願那般子承父業,可顧氏集團真若有什麼萬一,他一定不會袖手旁觀;而田瀾,他們共事20年,崢嶸歲月,曆經商海的波譎雲詭,真的,他能給的不多,就這雙能夠舉起放下仍然相握的手。

望園別墅前,兩人默對了一陣,顧振山問田瀾:“你怎麼不問原因?這樣對你有些不公平啊。”

田瀾說:“你已經給了我想要的。”沒有多餘的詰問,多年的默契,心思早就一目了然。

顧振山大笑了起來。他扶著田瀾往回走。

如果一個女人,能陪你走過人生每一個低穀,為你奉獻她的整個青春,你要給她怎樣的禮遇,才不覺得委屈了她?

他這輩子也忘不掉那年的除夕,帶著不滿十歲的兒子,從廣州回到千裏之外的宜江市。那天沒下雪,卻格外冷,但更冷的是他的心,他是徹底失敗而歸,妻子和曾情同手足的朋友聯手背叛了他,卷走所有錢款去了香港。他隻有賤賣存貨清償貨款,用剩下的錢買了一張回家的車票。

這個慘痛的教訓,讓他長足了經驗。生意場上沒有朋友,沒有女人,隻有競爭對手。收回拳頭,是為了能更有力地揮出去。

兩年後,他帶了幾個人開始了第二次創業。南下的那段經曆,讓他的目光比一般人看得更加久遠。當時建材裝潢市場方興未艾,借助房地產業炒樓花的那波潮流,勢頭和近幾年一樣火爆。他從設計到裝修再到施工,整個一條龍服務。隻是那時做任何事遠比現在困難得多,且不說經濟轉軌過程中各種政策壁壘和製度限製還有繁冗的審批執行程序,光是找個在行的人都很難。

請不到專業的室內設計師,就去請美校的畫師。用他的話來說,就是辦法總是比困難多。

通過朋友介紹,他認識了在城東中學教美術的孟世農。他端詳著孟世農,30來歲,年紀和自己相仿,眉宇清朗,謙和有禮,似乎身體不太好,不時露出幾分倦色。他說明來意,看孟世農沉吟不語,有些著急:“我出三倍的價格。”

孟世農的態度非常保守:“你的意思我懂,但這不是錢的問題。”

“那是什麼問題?在學校也是畫,在我這也是畫,會有什麼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