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解救關向應,結婚陳誌皋(1 / 2)

1931 年 1 月,黨組織看中 了黃慕蘭的活動能力和社會關係,委命她為中國人民革命互濟總會的營救部長,與潘漢年單線聯係,承擔營救被捕同誌的任務。

同時經組織研究決定,對外瞞去了她與賀昌秘密結婚這一段曆史,以宛希儼的遺孀、脫黨到上海找工作的身份公開露麵,並結識了 大律師陳誌皋。

陳誌皋,風度翩翩,圓臉上總帶著和善的微笑,其父陳其壽 是清朝二品大員,號介卿,在上海法租界做過十八年的會審公堂 刑庭庭長。

陳誌皋,年紀雖輕,卻憑著深厚的家學淵源和過硬的專業素養,成為上海灘大名鼎鼎的律師,在社交界如魚得水。

這 樣的青年才俊,不乏諸多名媛想借以攀援,但他得遇美貌又聰慧 的慕蘭後,卻陷入了深深的迷戀。

經過黨組織的批準,為更好地利用陳誌皋的社會關係,慕蘭 開始同意和他交往,並成功地完成了一件件載入黨史的大事。

1931 年七月初的一天,潘漢年和趙容驅車來到上海霞飛路霞 飛坊(今淮海中路淮海坊),將住在那裏的慕蘭接到了外灘一幢 大樓內的花紗布交易所。

一行人穿過大廳,走近內室,慕蘭看到 窗邊一個熟悉的背影,正凝視著窗外黃浦江百舸爭流的景色……他轉過身,原來是周恩來同誌。

七十多年過去了,一直到現在, 慕蘭仍清楚記著會見結束時周恩來的一句話:“你們是黨的奇兵,黨是不會忘記你們的。”

在兩件影響我黨曆史發展軌跡的大事中,黃慕蘭,居功至偉、 彪炳史冊。

是她,第一個“猜出”向忠發叛變了革命,並成功解救了周恩來及其他許多同誌。

1931 年 6 月 22 日下午,陳誌皋駕駛著一 輛小汽車,開到了慕蘭在上海的新居,準備請自己熱戀中的女友 去看電影。

因時間尚早,兩人便找了一個咖啡館坐了下來,邊聊 邊等。

剛剛坐定沒多久,有一人推門而入,徑直走過來和陳誌皋 打招呼。來者叫曹炳生,租界當局的法語翻譯。他和陳誌皋是同學。

陳誌皋也連忙起身,熱情招呼曹炳生入座,並向慕蘭做了介紹。

曹炳生邊喝咖啡,邊打趣:“哈哈,我哪有陳兄這麼清閑。 今天一早,巡捕房捉了一個共產黨的大頭頭,50 多歲的樣子,湖北人。他酒糟鼻子金牙齒,一隻手隻有 4 個手指頭。這個人架子 蠻大,但骨氣軟得很,還沒用刑就什麼都交代了……”

一杯咖啡 沒喝完,曹炳生就急著走了。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黃慕蘭一直 低著頭,喝著咖啡,表麵看起來並沒什麼異樣,但腦子裏卻在緊 張地思索著:50 多歲、湖北人、大頭頭,會是誰呢?他叛變了? 這會給黨組織帶來多少損失啊!

慕蘭心急如焚,曹炳生一走,她 便借口頭疼,讓陳誌皋將她送回了家。回到家,她便立刻通知了 剛剛接任中央特科工作的潘漢年。

“不會是總書記向忠發吧?”會麵中,慕蘭忐忑不安地問道。 “很可能。”潘漢年站了起來:“他年輕時為了戒賭,將左

手指砍去了一個。”

說罷,潘漢年就跑了出去。 被租界當局抓住的人確實是向忠發。工運領袖出身的他,叛變了!

早在4 月 21 日,顧順章在漢口被捕,隨即叛變。

他不僅供出了中共地下黨中央幾乎所有的機關以及領導人的地址,還將關押在國民黨監獄中身份尚未暴露的領導人一一指認了 出來。

顧順章叛變以後,形勢變得非常嚴峻。

他急於向敵人邀功, 想法設法要把中共領導人向忠發、周恩來等抓到。他了解向的習 性和行蹤路線。

當時,向忠發在上海裝扮成一個有錢的古董商人,與顧順章撮合的一位女士楊秀貞,在法租界善鍾路附近的一幢三 層樓房裏以夫妻身份同居。

在得知顧順章叛變後,中共中央馬上通知向忠發搬了家,接 著又決定讓他轉移到江西中央蘇區去。

但向忠發提出離滬前無論 如何要見楊秀貞一麵。就在這時,顧順章覓到了向忠發的蹤跡。

根據顧順章密報的線索國民黨鬆滬警備司令楊虎在向忠發去告別 楊秀貞必經的“探勒”汽車行設下埋伏,於 6 月 22 日上午 9 點將其抓捕。

向忠發在被捕後叛變,三天後被押上刑場。

行刑前, 他跪在地上,苦苦哀求饒他一命,但無情的子彈還是奪走了他的 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