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件事上,母女倆都沒有過多的說什麼,對方付了錢之後,她們就一拍兩散了。
店裏麵的家具和家電也都拉到了新店。
至於在外張貼告示,說一下她們新店的地址,估計這裏的新主人也不會答應,就沒去費那個事兒,反正她們隻要有手藝在,還愁沒有客源?
新買的這套商品房是毛坯房,還沒裝修,畢竟是新小區,人氣兒還沒上來,她們一時之間也不著急開店,利用手裏的錢打算好好設計一下新鋪子,將來該走哪個方向。
至於楊萍,沒有選擇離開她們,這個鋪子比原來還要大,肯定需要人手,她已經看出她們母女倆的本事,覺得跟著她們才有前途,哪怕有可能要待業幾個月,她也心甘情願。
就衝這一點,李颯都覺得自己當初沒選錯人,雖然看男人的眼光不咋樣,但是在這上麵,還是有前途的。
從鋪子的裝修,到采買家具家電,一共耗費了近兩個月的時間。
為了省錢,三個人沒有找水分大的裝修隊,而是親曆而為找水電工、購買水泥大沙、鋪磚、木工、油漆工等等,如果發現做工不行,就會直接解雇重新換人,總之在她們仨共同努力下,房子不僅裝修的很好,很實用,也省了不少的錢。
買完房子之後,母女倆手裏就剩下了不到五萬塊錢,靠著這些錢,她們硬是將房子裝修了起來,還采買了桌椅板凳。
因為手裏頭的錢不太夠,二樓的包房暫時沒有買家具家電,隻是簡單的裝修了一下。
一樓大廳裏,一部分用的還是原先的舊桌椅,想著等回頭賺到錢了,再慢慢的補充。
新店取名【杜記家常菜】,和原來的醬香餅店完全不是一碼事,明顯這個更加高大上一點。
因為杜鵑力氣足夠大,母女倆這倆月在家靠著李颯找來的各種菜譜,研究出不少好吃的菜肴。
加之李颯又有幾世開店的經驗,以及掌廚的水平,杜鵑本身又是家庭主婦出身,有了力氣之後,掂鍋拎勺什麼的,完全不在話下,於是她們就想到要擴大原來的經營範圍,將這個新店發展成一個上檔次的菜館兒。
這倆月裝修的同時,她們還物色了六個服務員四個年輕的小廚師,將來楊萍就在前麵做大堂經理,杜鵑領著倆徒弟在廚房忙活。
8月25日,杜記開始試營業,門口的招牌,主食類的打的是醬香餅、千層餅、灌湯包、蒸餃、水餃,熱菜、涼菜類的則涵蓋了東南西北四方的口味兒濃縮,麵食類的更是出彩,不但有擔擔麵,熱幹麵,還有拉麵和燴麵,總之種類之多,絕對可以讓食客在一個店裏就能品嚐到華國天南海北的美味。
如此一來,他們家店鋪就從原來的早餐店,轉變成了以午餐、晚餐為主的模式。
但是早餐並沒有完全退居幕後,因為當初在裝修的時候,門口還預留了一個小的操作間,將原來店裏的家夥事都移到了這裏,醬香餅那麼火爆,怎麼可能舍得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