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祭拜英烈祠(1 / 2)

燕州,東禹城,英烈祠。

從外麵看,英烈祠可謂是樸實無華,麵積也不算大,進入院內,正中為一座主殿,兩邊為十幾間側殿,殿前還種有一排柏樹,在寒風中顯得如此雄偉,蒼勁有力。而院中央矗立一座古樸的石碑,上書:英烈祠。是劉德親自寫的,書法麼姑且湊活看吧!

大殿內供奉的是自劉尚掌管東禹城五十二年以來,戰死和去世的都尉級別以上的武將,共計97人,劉德之祖父劉尚、大伯劉匡、父親劉勝、堂兄劉乾赫然在列,還有剛剛在上一場戰役中戰死的何東言也在其中。

偏殿供奉的則是與敵奮戰而犧牲的士卒。剛開始劉德的設想英烈祠就是供奉犧牲的將士們,可是後來與陳朔、章朗等人商議時,章朗提出了不同建議,他,有很多都尉級別的武將並沒有戰死,但在戰場之上也是舍生忘死、奮勇殺敵,有功於東禹,這些人也應該迎進英烈祠,並且向劉德舉例,張弘之父張義就是這樣,雖未戰死,但在七年前因病去世。

劉德於是同意了章朗的提議,那些雖未戰死但有功於東禹的將士死後便迎入英烈祠,受東禹百姓供奉,東禹所有官員也要在重大節日和戰爭結束後進行祭拜,以後依此慣例。

這是劉德回到東禹的第三,除了還在樂陽城的劉貴、單宏偉、張弘、張飛四人外,其餘諸將皆聚集在英烈祠外,就連留守在虎頭山的龔都也位列其中。(劉德命令劉貴與張弘、張飛帶領本部兵馬幫助單宏偉修補城池,招收百姓,等到單宏偉有一定自保能力後在返回東禹)

以劉德為主,陳朔在右為文臣之首,章朗在左為武將之首。二人帶領東禹其餘文臣武將緊隨劉德之後,緩緩進入到主殿當中,神情肅穆,跟在後麵的百姓們也都是眼圈發紅,不敢發出一絲聲響。

所需祭品早已擺在諸將前方,簡雍手持祭文大聲朗讀,主要內容就是告慰戰死將士們的在之靈,等祭文念罷,劉德舉起手中點燃的香上前三拜,而後插入香爐當中,其餘諸將也逐一進行祭拜,至此,祭拜完成。

等劉德一眾人退出英烈祠後,英烈祠就會對東禹百姓開放,任由百姓們祭拜,當然劉德也會派遣專人看守英烈祠,進行日常打掃還有維護殿中秩序,雖有專人,但人數並不太多,劉德相信沒有人敢在英烈祠裏麵撒野,如果真有,恐怕那個時候,不等劉德動手,敢在此處撒野的人會瞬間被東禹百姓們撕碎!

“就是這樣主公,臣派人多方打探,也未能尋到何軍。”陳朔搖頭道,頗為懊惱。

等祭拜完英烈祠,劉德回到縣衙內處理後續事宜,最主要的就是將士們戰後賞賜的發放,這件事雖然有專門官員去做,但劉德認為還是親自過來一趟比較妥當,督促官吏盡快完成統計,並且執行。

而這個時候,陳朔過來向劉德稟告關於何軍離開一事,這件事可大可,如果操作不當,確實會對劉德產生不好的影響。

劉德聽完陳朔的回稟,微微皺眉,道:“無妨,陳爺爺,您不用懊惱,何軍雖然對我有所誤會,但時間能夠證明一切。”

隨後又吩咐道:“何軍才十歲,外邊匪患嚴重,年紀出個意外如何是好?命蔣林率領一部人馬前去尋找,並且通知臨近諸縣的縣令,讓他們都注意一下,但凡有一絲線索,立即稟告東禹縣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