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熲】屢出計謀,組織城中族兵,抵抗叛亂之敵,擔任北平丞,政務通達。
封爵從四品【通平亭侯】,加封正四品【正議大夫】,擔任正二品【兵部尚書】,掌國家軍事,征募新兵,選用武將,製定軍事戰略,推薦武將人選,考察武將戰績,兵籍掌管、軍械製造等。
【徐光啟】自掌屯田以來,使三軍不在受糧草之憂,擔任將軍府主簿以來,兢兢業業,不辭勞作,亦有功勞。
封爵正五品【關內侯】,加封正四品【正議大夫】,擔任正二品【工部尚書】,掌管全國工程事務。
【滿寵】乃河南名士,曾擔任儋州一郡太守,善法律。
加封正四品【正議大夫】,擔任正二品【刑部尚書】,掌管全國刑事案件,主管刑罰及監獄等政令。
滿寵與田明正在劉德麾下沒有什麼功勞,所以不封爵位。
【崔佑】自效命以來,屢出計謀,有隨軍左右,出謀劃策,攻陷廣平,有功。
封爵正五品【關內侯】,加封正四品【正議大夫】,擔任正二品【都察院左都禦史】,糾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為子耳目風紀之司。對審判機關、百官進行監督。
【百裏奚】擔任方縣令政務通達,百姓安居樂業,在漢公被困方餘山時,有守城克敵之功。
封爵從四品【方餘亭侯】,加封正四品【正議大夫】,擔任正二品【國子監祭酒】,掌教育。管理全國學校事務及科舉考試。
【徐庶】隨漢公征戰左右,起於微末,屢獻奇策,功勞卓著。
封爵從三品【文縣縣侯】,加封從三品【銀青光祿大夫】,擔任正二品燕州州牧。
封【張昭】正五品【關內侯】,加封正四品【正議大夫】,擔任正二品北州州牧。
正二品【薊州牧】暫缺。
封【戲誌才】為正五品【關內侯】,加封從四品【太中大夫】,擔任從二品翰林院祭酒。
封【程昱】為正五品【關內侯】,加封從四品【太中大夫】,擔任從二品大理寺卿。
封【安道全】為正五品【關內侯】,加封正五品【中散大夫】,擔任從三品【太醫院院使】。
加封【華佗】為從五品【朝議大夫】,擔任從四品【太醫院院判】。
-------------------------
封【章朗】為從三品【武昌縣侯】,加封正三品【鎮國大將軍】、加封正三品【上輕車都尉】(勳官,武官獨有加封),擔任從一品【都督僉事】(ps:五軍都督府相當於軍閣,都督僉事便是軍閣次輔),兼任任正三品【講武堂副祭酒】。
【講武堂祭酒】由劉德親任,但隻掌握大略,具體事宜交由副手,也就是講武堂副祭酒負責。
章朗在武將前列,聽到劉德對他的任命,也是感慨萬千,【都督僉事】雖然僅次於劉德親領的大都督一職,但實際上【都督僉事】已無任何領兵的權利,隻不過是來為主公參謀軍機而已,基本上算是閑置下來。
但【講武堂副祭酒】卻是掌握實權,你想想看,如果講武堂真正的設立出來,大批的基層武將出自講武堂,除了主公外,獲得實惠最大的不就是他章朗嗎?
那可是所有武將的老師啊!
不提章朗的心裏活動,大封群臣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