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大軍在準備妥當之後,便從北平開拔,奔赴白馬縣,在劉德行軍的途中,駐守在白馬縣的後軍都督關羽,已經和李魏大將軍李風有過規模的接觸,雙方皆有傷亡。
“白馬縣乃是溝通渤海城、平古郡之要害,拿下白馬渡口,咱們就在大河北岸徹底站住了腳跟,而且可以威脅到整個薊州南部,對咱們十分有利!”
李竟衍用手指著戰場上的輿圖,對李風建議道。
丁逐一環抱雙臂,也補充道:“咱們的糧草隻能支撐三個月,僵持下去對咱們十分不利,必須要速戰速決,而且我軍兵眾,最好渡河爭取與敵軍決戰,最不濟先將關羽所部吞掉,不然,咱們隻能無功而返了。”
李風想的方麵更多,不光是軍事方麵還有政治方麵,如果此戰不勝,對於李魏內部也是一個重大的打擊,忠於朝廷一係的人馬必定會動作頻頻,雖然皇帝的嫡係宗親也就是姬常洛已經被蘇粲用計除去,但實際上皇帝身邊還是有兩三位十分忠誠的德高重臣,就算是李雲對此也頗為忌憚。
“你的沒錯,咱們爭取在劉德大軍與關羽所部彙合之前,擊潰關羽部!韓二將軍現在到哪裏了?”
李風詢問道。
“如果中途沒有耽擱,不出三韓二將軍就能渡河直襲高成縣!”李竟衍回答道。
“既如此…”
李風還想些什麼,外麵就有侍衛前來稟告:“大將軍,蘇軍師與韓卓都尉求見!”
李風趕忙道:“快請!”
蘇粲與韓卓掀簾而進,向李風一拱手,“大將軍!”
“軍師快快請起!真是辛苦軍師了!”
李風拉住蘇粲的衣袖,以示親近,邀請蘇粲入座。
之前就提到過,李、韓、丁、蘇這陳留四大家族互為姻親,其中以李氏為首,而且李風、蘇粲這些輩基本上都是從玩到大的,除了部分人的確有矛盾,其他人相處還算融洽。
蘇粲道:“真是慚愧,未能完成殿下重托,反而使兩軍刀兵相向,脫離了殿下的初衷…”
“軍師,這都怪我!”
蘇粲身後的韓卓連忙道。
李風連忙伸手製止,“蘇軍師休要自責,劉德勢大,咱們與劉德必有一戰,如今不過是將戰事提前了而已,現在正需要軍師為吾等出謀劃策!”
李風對蘇粲寬慰道,但對韓卓卻什麼都沒有,對韓卓十分不滿,歸根結底主要原因便是韓卓輕易的被姬常洛利用,這才造成了今的局麵。
李雲沒有處置韓卓,已經是對韓家最大的恩典了。
要起來,姬常洛雖死,但實際上的確僅憑一己之力,徹底使漢、魏兩國交惡,死的還算值啊!
“依軍師看,現如今局麵該怎麼處理?”
李風問計道。
蘇粲早在北平的時候就已經在思考兩軍如果交戰,該如何布置,隨即指著地圖道:“請大將軍引五千兵馬至【惠濟縣】,在惠濟縣搭設浮橋渡河,在引兵五千兵馬至【尉城】,依舊搭設浮橋,建造竹筏,強渡過河,而且聲勢要大,多立旗幟、兵仗!”
“軍師之意,是想要引誘關羽分兵?”丁逐一分析道。
蘇粲點點頭:“關羽兵少,而兩軍以河岸相持,人數不易查探,分兵是絕佳的選擇!”
“關羽乃世之名將,如果不上當怎麼辦?”
“那就假渡河,便為真渡河!等到這一萬兵馬渡河之後,便可以在大河北岸站住腳,困住守在白馬的關羽,關羽要麼退守,要麼死戰!”
“關羽如若退守,有白馬在,咱們進可攻退可守,薊州整個南部都將在咱們的掌控當中;關羽如若死戰,將軍便可引中軍主力進攻關羽所部,渡河的一萬兵馬左右包夾,爭取在劉德主力來臨之前,吞掉關羽所部!”
“關羽乃是劉德麾下大將,威名遠揚,消滅關羽可大大挫傷劉德軍的銳氣,此戰可定矣!”
蘇粲一揮拳頭,頗有信心道。
“軍師所言極是!”
李風也不猶豫,想了想立即下令道:“李竟衍、丁逐一,你二人各領五千兵馬按軍師的計策執行!”
李竟衍、丁逐一立即起身應喝,隨即出了營帳,調兵遣將去了。
韓卓這時跪地向李風道:“末將自知有罪,還請大將軍允許末將隨軍出征,甘為卒,以死贖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