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李雲接過書籍,有些茫然的翻看了幾頁,但隨後,李雲的眉頭就攢了起來。
荀達道:“這兩本書裏麵的內容,所有的字跡、比劃,全部都是一模一樣,殿下!漢國掌握了一種不需要抄書匠就能將書籍抄錄出來的技術,漢國軍事上的實力已經超出了咱們不少,占據的地盤與人口也超出咱們太多,更是掌握下第一大繁華的州--薊州。
軍事、經濟、人口咱們均不及漢國,而現在就連文化方麵也要落在了漢國的後麵,長此以往,不出數年,咱們大魏”
李雲喝道:“先生不要了,如果劉德什麼都比孤強,那孤舉手投降如何?他劉德當年也不過一個文弱書生,被推舉上位之時,連刀也不曾拿過,而孤李氏一門,乃是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下,而孤更是自幼習武學文,少時名聲便傳遍儋州,何懼他劉德!”
“殿下!”
荀達也被李雲的豪氣所感染:“殿下,如今漢率領兵馬西征,而關羽所部兵馬也並不多,是時候揮下屠刀,徹底鏟除頑疾了!”
李雲隨後將手中的書籍交給荀達,命他立刻招募工匠研製紙張,與將文字抄錄上去的技術研製出來,如今道路不暢,劉德所有的地盤更是在北方,如果想要南下必須跨過李雲的地盤,要不然隻能走海路了,但海路的風險極大,就算出海多年的老漁夫也時常死在海上,所以很少有人會坐船出行。
所以劉德想要將名聲打出去,這書籍傳出去會引起多大的波瀾,李雲當然會非常清楚,但李雲死死的卡住劉德通往南方的路,劉德是絲毫辦法也沒有,除非將魏國的勢力消減。
隻要李雲將紙張與印刷術在短時間內研製出來,那麼這巨大的聲望將歸李雲所有,而劉德不過是為李雲做嫁衣罷了!
鍾聲在合浦縣開府建牙,不惜得罪李雲,甘冒誅族的危險,當然是有目的的,正如他之前所,鍾家世代忠良,現在是以身報國的時候了,就算大周真的滅亡,就然鍾家做最後的殉葬者吧!
任劉德與李雲皆是智謀出眾之輩,也不會想到鍾聲真的是一心為周之人。
“明公,您在看什麼?”
一旁的吏湊到鍾聲跟前,心翼翼的詢問道。
鍾聲本來沒日沒夜的忙碌政務、軍事,但今日卻是頗有閑暇,帶著一部分官員來到了合浦縣不遠處的一座山上,名叫合浦山,並不高,但登到山頂,遠遠地能望見遠處合浦縣城牆的輪廓。
“我在看屬於大周的下!”
鍾聲眼神曆經蒼涼,滿是倦色,他的確非常的累,不是身體上的疲憊,而是心理上的。
合浦隻是一縣,人口不過十餘萬,能有多少政務,但鍾聲卻不得不打起所有的精力來應對李雲的報複。
鍾聲知道,現在的大周想要複興隻能借助諸侯的力量,因為皇室沒有兵,沒有錢,沒有地盤。
但有諸侯真心為了大周嗎?
沒有。
一個都沒有!
李雲也隻是想要皇帝的這塊招牌罷了!
而且鍾聲知道,越往後皇帝的價值也會越來越低,而李雲會不會某一,廢掉皇帝僭越稱帝呢?
鍾聲打了一個冷顫,不敢想象。
所以鍾聲隻能鋌而走險,想到這麼一個主意,引漢公劉德下水,迫使漢魏兩家交戰,而自己爭取在其中為大周謀得一線生機。
但鍾聲沒有想到的是,劉德竟然不理會合浦這樣一個進攻儋州的跳板,而是去攻打威州。
要知道劉德想要進攻魏國,必然先麵對的便是寬闊的大河,大河北岸渡口較多,但南岸適合大軍登陸的合適的渡口非常少,但合浦縣就是其中的一個。
所以鍾聲認為劉德肯定不會放棄這個機會的,李雲才是劉德統一下最重的攔路石。
但劉德竟然率領大軍去討伐威州!
劉德是傻子嗎?
等統領四州的顯然不是傻子,但鍾聲卻是想不明白劉德到底何意。
現在李雲正磨刀霍霍準備將自己,或者忠於大周朝廷的世家官吏們全部消滅掉。
等到李雲收複合浦,劉德可就沒有這麼好的機會在南下了,那時恐怕會損失大批的兵馬,得不償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