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馬騰與李定國的這一路兵馬有一萬人,不過基本上都是騎兵,想要圍堵,花費精力絕對不,而且不一定能夠逮到。
那霍去病這一路有兩萬人,步騎皆有,而且霍去病進攻的晉州北部道路崎嶇難走,關隘較多,以時間看,動員大軍伏擊霍去病要比馬騰容易太多。
霍去病的地位非常高,在軍中的地位除開劉德,僅次於章朗、白起、關羽三人,排名第四,甚至要比劉貴與燕南還要高。
擊敗霍去病可以使漢軍上下士氣大減,使灤州再無兵力阻擋,完全可以長驅直入進攻北平!!!
“砰!”
劉德拍案而起,“李雲的目標是霍去病!”
忽而轉首對戴宗道:“戴宗,你親自走一趟,去給霍去病傳信,要他心埋伏!”
“臣領命!”
劉德鋪開地圖,對戴宗道:“按時間看,去病應該到了這裏!”
劉德指向晉州的一個地方,“你爭取將信送到,如果不成,也隻能看去病的自己的了。”
“臣明白!”
戴宗點點頭,自是下去準備出發了。
劉德隨後大手一揮命令道:“李雲收縮兵力,鞏固防線,是想拖住咱們的大軍,給晉州的兵馬機會,那孤倒是要看看,是他李雲快,還是孤快!大軍集結,兵發陳留!”
“是!”
眾將齊聲喝道。
在大軍行進的途中,劉德又收到了兩個消息,一個是孫重進帶兵攻進儋州,儋州幾乎毫無防備,城中也基本上沒有多少兵馬,孫重進連下數縣,已在儋州站住腳跟。
劉德回信命令孫重進控製住儋州沿海津口,收攏船隻,收繳各縣城戶籍、土地、文書,這些東西皆是重中之重,有了這些東西,就能掌控儋州的命脈。
另一個消息便是關於工部侍郎徐海的,這位墨家門徒,在東禹時就在劉德麾下任職,每場戰役都幾乎在場,甚至當年林胡入侵,還親自執弩殺敵。
因為視察紫金閣的建設情況,寒地凍,受了風寒便是一病不起,雖有華佗、安道全用心診治,但徐海的壽元已盡,兩位名醫已經是無能為力了,勉強撐了幾日,徐海便身故了。
徐海的身故讓劉德心裏也是頗為沉重,劉德於是頒下詔令:“徐海隨孤數年,盡忠職守,克己奉公,如今病猝,孤心難平,追封徐海為金紫光祿大夫、維城亭侯、百官評定徐公功績,追贈諡號,入紫金閣,以為後世祭拜!”
“其嫡長子徐公巳,襲爵關內侯。”
“其次子徐公啟,為(正七品)翊麾校尉。”
“其三子徐公澈,為(從七品)宣義郎。”
(ps:在這之前,徐海三個兒子,嫡長子徐公巳在工部擔任正六品員外郎一職。次子徐公啟在軍中擔任都伯一職,為從七品官職。三子徐公澈擔任在府衙擔任正八品書記一職,而翊麾校尉、宣義郎均為文武散官,相當於官俸往上提了一級。)
所有正三品往上文武官員,都會入紫金閣,追贈諡號,而未到三品者必須君主認為有功於社稷,方可追贈。
而爵位,按照道理是降低一級由嫡長子承襲,但之前徐海的爵位是關內侯,是最低的爵位,降一等就沒有爵位了,但劉德有感於徐海之功,所以讓徐公巳承其爵位。
當然,如果等到徐公巳去世,而沒有立下什麼功勞,關內侯的爵位也是同樣被收回,除非劉德還等想起徐海的功績來,繼續讓其子嗣承襲爵位。
隨後北平的文武百官評定徐海功績,追贈諡號為“安”,史書記載:徐海,維城安侯。
晉州,上朔。
“都督,前方便是上朔關!”
於禁指著前方險要的關隘對霍去病道。
霍去病道:“上朔固守要道,四周有大河支流為依靠,又憑借其地勢險要,扼守此地,當初我便被敵將阻隔在這裏寸步不進,諸位可有法子,將此關拔除?”
樂進拱手道:“都督,請給末將一部兵馬,末將願為都督拿下此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