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心道。
係統:“銅雀台建造成功,獲得特效:大漢境內所有百姓忠心度上升,文武百官忠心上升,軍隊忠心、士氣上升;每月獲得技巧點;自然災害發生概率減少,豐收概率增加。”
劉德心中讚道:“不枉我花費數萬金,無數民夫將銅雀台建成,這銅雀台帶來的效果的確非凡。”
工部尚書崔佑與禮部尚書田明正聯袂前來,“臣等參見殿下!”
“快起來!”
劉德對二人道。
工部尚書崔佑對劉德道:“殿下,銅雀台已經建造完成!”
田明正也道:“殿下,禮部也選定好了良辰吉日,請陛下攜文武百官前往銅雀台以彰平定四海之功!”
“日子改在新年後,那時候各州郡百官皆前來北平,在前往銅雀台不遲。”
劉德對道。
“是!”
田明正遵命道。
“車指揮使!”
李元芳向風塵仆仆趕回來的車燕拱手拜道。
車燕可是沒多少時間去跟李元芳絮叨,而是直接道:“我在薊州各郡縣皆布置了人手,尤其是大河沿岸,還委托了各地軍將衙役四處排查,卻未見到刺客身影。”
李元芳道:“刺客身形矯健,輕功了得,一些低矮的城牆都不見得能防住他,普通的兵將在他手裏更不是一合之將,想要抓住他,還需想別的辦法。”
“現在最主要的確定他到底在哪,我已經將懸鏡司所有的眼線全都放了出去,但刺客的模樣卻是什麼都不清楚,如同大海撈針一般,如果刺客潛入叢林當中,想找也無從找起啊!”
車燕眼角盡顯疲憊,刺客刺殺荀一事,對於車燕來,的確壓力太大了,而劉德也是不斷施壓,所有的文武百官都盯著懸鏡司,如果不能破案,懸鏡司恐怕真成了眾矢之的了。
最好的結局恐怕就是懸鏡司解散。
拱衛司那邊不落井下石就算是好的了。
李元芳想了想,道:“車大人,末將以為,光靠遍地撒網成功率太低,挨家挨戶搜查更是容易使百姓驚慌,能追捕到賊人的可能性非常的低,不如咱們另想辦法!”
“你的意思是?”
“車指揮使,你這刺客是不是李雲的親信?”
“定然如此,如果不是親信,李雲定然不會派遣過來的,當然也許,這個刺客有什麼把柄落在李雲的手裏,比如家人。”
“正是此理,車指揮使,末將這幾日一直在審訊原來魏國的臣子是否知道此刺客,但皆是不知,就連李雷也尚不清楚,所以末將派了人去陳留,將魏公府的下人全部提來,也許他們當中會有知道消息的人。”
“沒錯!”
經過李元芳的提點,車燕也想清楚了,“派遣人手去陳留,如果刺客的家人在李雲的手中,如今李雲死了,刺客必定前往陳留去尋家人,如果刺客乃是忠心耿耿之人,必會因為李雲的死而生怨,不定還會找機會對朝中重臣下手!必須安排人手下去。”
“是,末將這就去安排!”
李元芳拱手道。
劉德將燕南召了過來,對燕南道:“如今期門軍已經成軍許久,又隨孤數次大戰,可以看出其中確實有將才,孤準備將他們分配到各個都督府中,你來安排一下。”
燕南拱手道:“期門軍現在總共49人,其中魏續之子魏新剛剛進來。”
“對,還有魏新,你看著魏新能力如何?”
“不過是中庸之資。”
劉德點點頭,道:“魏新剛剛加入,便不算他了,讓他繼續留在期門軍當中,然後你再進行第二批的期門軍選拔,人數也控製在50人。”
“臣明白!殿下,不知道期門軍的這幫孩子軍職定為多高?”
“其中優秀的可為都尉。”
“臣明白了!”
燕南回到軍營,便將期門軍召集到校場,看著各個威武不凡的少年,朗聲道:“自期門軍建立,已經有三年了,爾等追隨殿下也是四處征討,今,殿下召我前去,對我,他對你們非常的滿意,但我認為,爾等皆應該把殿下的誇獎當做勉勵自己的警言,絕不能有所懈怠,從今日起,爾等便不再是期門軍的人了,你們將會被分往各個都督府,各衛任職,望爾等屢建功勞,日後封侯拜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