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司馬遷與郎官(1 / 2)

自大周立國二百年,儒家是深入人心,但好在這個世界沒有自己原來時空赫赫有名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但上至皇家,下至黎庶,皆是喜好儒學,造成了儒家獨大,而其他各個學派隻能躲在角落裏瑟瑟發抖,甚至是苟延殘喘。

法家式微,但比墨家還要強上不少,現在的墨家雖然還叫墨家,但更多的是遊俠兒還有工匠,在思想上已經沒什麼傳承了。

但法家還有大師存在,也有一部分官吏學的是法家,比如,劉德麾下的韓非、滿寵等人。

要起來,早就召喚出來,但一直從未出現的諸葛亮也是法家的代表。

劉德希望自己的子嗣要學會利用還有使用這些學派,而不能被某個學派蠱惑,成為他的擁護者,這是作為一個國家的繼承人絕對不允許的。

如果有這樣的繼承者出現,自己肯定會考慮換一個,反正自己的兒子多。

不過劉德首先培養的還是劉仁,畢竟他是嫡長子。

這在封建時代非常的重要。

兄弟和睦其實在皇家一點都不現實。

劉德繼續對三人道:“除了這三人,孤還準備在征調幾人。”

“燕卿”

燕南連忙出列,拱手稱在。

“你乃郎中令,孤要你挑選四名郎官作為他們的護衛。”

“殿下,四名是不是太少,畢竟,光公子就有十位”

燕南道。

“那就增加到二十人。”

劉德想了想,四人的確太少了,根本就不夠分,那就每人兩人吧!

“明將名單拿過來!”

“是!”

燕南應了一聲,然後扶著劍柄,退到了一側,將空間留給荀還有徐光啟。

劉德看向徐光啟道:“孩子們還,但應該了解到黎民百姓的生活,一縣之長乃是大漢之基,理應是了解百姓疾苦還有百姓所需的,你身為,吏部尚書,掌握各縣之長的考課,孤要你選出幾位政績、道德皆不錯的縣長,輔助荀卿教導劉仁他們。”

“臣領命!”

徐光啟應道。

劉德心中暗道:荀、鄭玄、韓非、魏征、再加上一到兩名縣令,基本上足夠了,等到後麵有需求再行調整吧!

“就這樣吧!你們還有事嗎?沒事就都下去吧!”

劉德道。

“臣有事啟奏!”

徐光啟突然出列道。

“何事?”

“啟稟殿下,翰林院修撰李明因罪已經下獄,所以大漢現在缺少一名翰林院修撰。”

劉德一時沒反應過來,“翰林院修撰也不是什麼重要官職,怎麼?吏部沒有合適的人選嗎?”

“殿下,翰林院修撰官職雖然不高,但對於大漢來非常重要。”

徐光啟聲提醒道。

劉德恍然,翰林院修撰簡單點就是一個朝代的史官,這個職位不是一般人可以擔任的,很多都是家族傳承,因為這樣才能防止史冊不會遺失、疏漏。

而李明的家族便曾經擔任大周的太史令,然後被劉德征召繼續修史,但如今李明因罪下獄。

這史官的位置總該有人頂上去,一般的官吏是不行的,史書太過重要了,雖然漢國也沒成立幾年,甚至隻是一個公國。

“那你有合適的人選嗎?”

劉德詢問道。

徐光啟既然已經提出來了,那麼可以肯定的是,他必然有了解決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