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齡躬身道:“殿下如果想徹底解除西州隱患,就不能采取懷柔,也就是所謂的寬恕吳龍,吳龍當殿刺殺簡尚書,完全是蔑視大漢威嚴,如不嚴懲,必將後患無窮。”
“可那樣的話,百裏將軍會不會因為吳龍的死,而拒絕歸順大漢?大漢將士連番征戰,糧草不濟,北地又有雪災,實在是不宜在動刀兵。”
有一名官吏提出異議。
“其他人呢,還有沒有意見?”
劉德再問道。
譚政出列道:“殿下,西州吳龍一方對歸順大漢十分抗拒,如今吳龍敢在大殿之上行刺簡尚書,未必不會派人再次暗害簡尚書,甚至是起兵作亂,就算有歸順之意,也有反叛之嫌,不如趁此機會徹底解決後患,也好過將來用兵南下,西州在後方生出禍亂。”
其餘將領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對於他們來,肯定是打仗比不打強,打仗便代表著有軍功,軍功就是官職,就是爵位,就是金錢,就是田地。
劉辟上前一步道:“殿下,末將讚同房別駕與譚司業的看法,決不能輕饒吳龍,不然大漢的威嚴何在?”
其他將領也紛紛出列,表示要嚴懲吳龍。
劉德當然知道譚政與眾將的想法,譚政與簡雍,還有劉德自己乃是有同窗之誼,不管是為了私心還是公心,譚政提議嚴懲吳龍是必然的。
不然以譚政木訥的性格,一般情況下根本不會如此出頭。
而將領的想法前麵也了,就不必多言了。
劉德自己的看法也是要將西州的後患解除掉,因為劉德思慮再三為了將來考慮,遷都洛都絕對是利大於弊,如果遷都洛都,西州作為西方僅有的屏障,絕對是不能生亂的。
當年姬元武唯一做錯的事情,便是沒有提前將曹睢之子曹卓調回京師,最後造成了曹卓領西州之兵攻破洛都,諸侯亂起,百姓流離,除了端坐在高台的皇帝,大周就什麼都沒剩下了。
郭嘉年紀輕輕,幾乎未立下寸功,便侍奉在劉德左右,當然不甘示弱,出列對劉德建議道:“殿下,臣從信中所見,百裏雲端雖然要保下吳龍,但實際上並不堅決,咱們不如隻誅吳龍,而放過吳龍家族,將其遷往北地或者燕地,百裏雲端必然不敢相抗,既如此,西軍生變的可能性也不高,大漢可派遣一衛大軍將西州各郡縣的大族強遷到其餘地方,便足以平定亂象,不需要損失太多的兵馬與糧草。”
“你怎麼肯定百裏雲端,或者吳龍不會鋌而走險,那樣的話簡尚書還有趙將軍可就危險了!”
譚政質問道。
“臣以性命保證,百裏雲端定然不會反悔,他已經老了,二子一孫全部戰死疆場,他唯一的念想便是培養自己唯一的孫子長大成人,而吳龍就算想鋌而走險,趙將軍有一千白馬義從,又有白毅在,吳龍翻不起風浪,隻不過那時,西軍恐怕會折損不少,那時大蕃人才是最大的威脅。”
郭嘉道。
“大善!諸卿所言,正合孤意。”
劉德一拍案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