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局麵如何能一戰而勝?我軍如若勝利,最好的局麵不過是漢軍退出東、魯二州,使其數年之內再無擴張之力罷了,而我軍若敗,漢軍便能一戰而下,徹底掌控東、魯、淮三州,而若想一戰而勝,除非”
王鶩上前一步,心思急切道:“除非劉德身死,方可有逆轉的機會。”
“沒錯!”
範績肯定了王鶩的法,頷首道:“劉德正值壯年,不是固步自封的庸主,而是誌在下的明君,又豈會因為一時的失利,而喪失鞭撻下的誌向?”
“劉德好親征,這是他的優勢也是他的劣勢,他太自信了,自信到已經不把下的英豪放在眼裏,所以吾才設計了如此局麵,背水一戰,是劉德的機會,又何嚐不是咱們的機會呢?
吾雖讓齊公背水列陣,但後方有左將軍的龍軍為援,並非毫無退路,隻要齊公能夠激勵軍心,奮死一戰,等到左將軍繞後包抄之後,便可將劉德大軍徹底的圍死。而劉德也將逃無可逃。
劉德一死,其諸子年幼,漢國內必定生有內患,邊境諸將消息不靈,必定生疑而擁兵自保,劉德數年建立的基業將一瞬間分崩離析,而那時,便是咱們的機會。
最後,就算劉德僥幸逃得一命,但主力大軍盡失,五年之內,無法恢複其元氣,而這五年,咱們便可鞏固淮州,南下揚州,平南方各州郡,與漢國兩分下。”
“範師竟如此洞察人心,弟子心中的敬仰卻是不能表達萬一。”
王鶩被範績稱為自己手下最傑出的弟子,當然是頗有智慧,經過範績的解釋,已然是心中明白了個七七八八,頓時心中拜服不已。
王鶩最後道:“以齊公統軍之能,在依靠眾將士奮勇,擊敗漢軍指日可待。”
而此時有一名哨騎突然來報:“軍師,在三十裏外已經發現敵人的蹤影,殿下命我來召喚您前去大營商議軍機。”
“老夫這就過去!”
範績應道。
等範績領著王鶩回到中軍大帳的時候,包括齊公項煜在內的諸多將領早已全部到齊。
項煜看到範績進帳入座,這才高聲對眾將士道:“斥候剛剛來報,發現了敵軍蹤跡,甚至與咱們的哨騎發生了衝突,死傷數人,看來這位漢公殿下已經有些迫不及待了!”
隨後項煜卻是直接吩咐了下去:“項翻,你帶領一隊騎兵前去幫我問候一下漢公!”
“末將領命!”
一名身材魁梧的大漢出列應喝道。
隨後項煜又囑咐幾句具體事宜,便讓諸將士下去準備了。
“還請範公留一下!”
項煜出聲留住了範績。
“老臣在!”
項煜本來挺拔的身軀卻是突然佝僂了不少,範績心生疑惑,但知項煜性格,未開口詢問。
項煜過了好久這才開口話,聲音沉悶:“密探來報,曆城丟了,項圖、項烏具死。”
“曆城一失,東州的北大門打開,整個東州已經沒有足夠的軍事力量來攔截張飛,範公,可有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