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國中之國(1 / 2)

如果當年北洋政府時期的桂係,算是軍閥派係中最頑強的一支的話,敢和中央軍對著幹,還不落下風的話,那麼如今在緬的菓敢族,就是現在桂係軍閥的全新解釋。

菓敢族,其實是起來,對華夏人來並不陌生。

公元1644年,闖王李自成攻陷北京,明朝滅亡。隨即清軍入關,橫掃了李自成的大順、張獻忠的大西,又向南明發動了進攻。1659年,南明最後一位皇帝——永曆帝朱由榔為逃避清軍追殺,帶著上千臣民,從雲南逃入緬甸,但終究無法自保。三年後,在平西王吳三桂的威逼之下,緬甸國王交出了永曆帝。

據,吳三桂本想將永曆帝斬首,倒是滿洲將領認為太過分,建議保留全屍,於是吳三桂親自動手,在昆明篦子坡把永曆帝用弓弦勒死。

永曆雖死,那些南明殘軍卻多數留在了緬北。他們的數量雖不算多,但卻是當地的第一批華夏移民。撣族語中的“九戶”,應該指的就是他們。

其中,一位殘軍將領,自稱祖籍南京的大理人楊高學,在與當地其他民族的爭奪中,最終建立起漢人政權,形成了今菓敢特區的雛型,開始了楊土司家族持續三百多年的統治。

穿了,菓敢人就是華夏人。

越野車趕到菓敢特區的時候,已經是後半夜。

當萬鵬程帶著秦、寸卓揚從車子上下來的時候,迎接他們的是一位有點黝黑的精壯男子。

萬鵬程和對方熊抱了一下,隨後給雙方介紹。

對方的名字,大大的出乎秦的意料,因為對方就是赫赫有名的“菓敢王”的大兒子,彭振仁。

彭振仁身材不算高達,也並壯碩,但是卻有著一種異乎尋常的氣質,那就是長年累月的戰鬥經驗,累積起來的軍人氣質。

彭振仁一身草綠色的軍裝,身邊還連一個警衛員之類的人都沒有,可想而知對萬鵬程的信任度有多高。

而對於萬鵬程帶過來的朋友,彭振仁也給予了足夠的禮遇。

那麼,了半,這位“菓敢王”到底是誰呢?

也許普通老百姓對菓敢這片特殊的區域並不熟悉,尤其是內陸的老百姓,但是對於滇南的普通人來,特別是臨近華緬邊境的人來,再熟悉不過。

因為他就是菓敢特區的“主席”彭家森。

萬鵬程把情況簡單向彭振仁介紹了一下,對方幾乎連考慮都沒有,微微點了點頭,便對秦客氣道:“鵬程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你就放心在我這裏住下好了,緬軍要是想來找麻煩,也得問問我們菓敢人同不同意。”

顯然,彭振仁並沒有把緬軍放在眼裏,然而秦知道,他還真有資格這麼。

緬甸,一直宣揚大緬族主義,不實行民族平等政策。

大部分菓敢人沒有正式身份證,不能去首都,不能在緬甸國內自由遷移,也不能出國,買不了機票。

就是在這種高度的打壓之下,菓敢特區的人民,才在彭家森的帶領下,多年來和緬軍政府抗爭,所以,如今的菓敢族居住區,幾乎成了國中之國。

表達了對彭振仁的感謝之後,萬鵬程和寸卓揚沒有都逗留,急急忙忙返回金三角經濟特區去了,因為萬鵬程擔心,一旦自己不在那邊,會有人借機鬧事。

臨走的時候,寸卓揚把秦叫到一旁,安慰道:“兄弟,你安心在這邊住幾,等風聲沒那麼禁了,我就來接你。”

“好吧,你自己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