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計劃進行時 上(2 / 2)

基於如此這般的各種判斷,鄱陽的官軍才老老實實縮在城頭上。打定了固守待援的策略,一副死等江州軍的樣子。

反正他們隻要守住鄱陽城,就是有功無過,犯不著冒著死亡的危險出城。

其實這也不能這些想法不對,而且固守待援這個應對策略也是非常穩妥的。

……

可困在鄱陽城內的所有人都不知道,現在外麵的義軍,正處於力量最為薄弱的時刻。

從鄱陽的城頭上往下看,流民大軍仍舊無邊無際、遮蔽日的圍在城外,不知道有多少萬人。

但陳子雲已經在剛到寅時初刻的時候,就趁著夜色掩護,將先鋒營的七個大隊,以及陷陣營全營七百餘人密秘調走了。

至於鴻幫那邊,除了一千多名核心幫眾外,還多帶了兩千名普通幫眾。

不過就算如此,義軍除了新兵營外,依舊剩有上千名可堪一戰的人。

鴻幫更不必了,他們普通幫眾比義軍新兵營的戰力、忠心都要強上一籌。

雙方這兩支總數近五千的精銳隊伍走後。

義軍這邊有王傀、王遠坐鎮;

鴻幫那邊也有葛東來主持。

有這幾名能力出色的人鎮守,就算城內的官軍休整後主動出城突襲,也無法得逞。

這隻能怪陳子雲在尋陽把鄱陽平叛的官兵坑的太慘了。

若是鄱陽城那支一千郡兵、兩百騎兵的平叛隊伍沒有被全殲,陳子雲是斷斷不敢如此肆無忌憚的。

………

*

古角河,邗溝渠處。

古角河全長六百餘裏、是魏國境內數一數二的大河——渭河——在豫、荊、江、揚四州交彙處的中心點,由北往南分出的一條支流。

此刻,一支總數約有兩百騎的馬隊從遠處呼嘯而來。

若是仔細觀看的話,就會發現這兩百騎全副武裝的隊伍,隱隱分成兩派。

看似連帶笑的雙方,明顯又涇渭分明。

這些人,正是從鄱陽城下失蹤的那批、義軍與鴻幫的高層。

其中就包括陳子雲和燕複這兩名反賊首領!

除了這些一手掀起了鄱陽郡滔波瀾的人外。

幾前跟隨雙方馬隊一起離開大營那批可靠的勞力,也都在古角河——邗溝渠這一段的邗溝橋上忙碌著。

他們的任務,是毀壞邗溝橋。

這座長達四十丈,主材料用石、木建成的大橋,距今足有一百多年的曆史了。

為了運輸方便,前些年官府在修整了附近的驛道、組織纖戶又清理了邗溝渠這一段的時候,順帶翻修過一次這座橋。

而這座邗溝橋,正是州府豫章至鄱陽郡城的必經之路!

若是把這座橋給毀掉,江州軍想要過河隻有兩個辦法。

一是沿著上遊多行軍兩,也就是七八十裏路;

二是設法收集足夠多的渡船。

若江州軍不急的話,大可選擇慢慢收集渡船過河。

然而,若正好這個時候,江州軍接到了鄱陽城即將被反賊破城的消息。

那他們大有可能會選擇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