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在蔬菜裏成熟的是最快的了,林奶奶經常在園林子打理菜園,看到有一根黃瓜長成了,便喊著:“菲菲啊,黃瓜熟了!”她就顛顛的跑到園子裏,林奶奶摘下黃瓜,遞給她,她接過黃瓜,進到屋裏用冰涼兒的井水洗一下,就吃起來了。這時忽然感覺少了點什麼,他就從碗架著裏拿個小碗,到自家的醬缸裏用小勺盛出點醬來沾著吃,味道好極了,咬下第一口,黃瓜的清香就彌漫開了。
村兒裏大多數人家都是做大醬,而隻有老林家,做的是盤醬,這種醬也隻有林奶奶會做,這種醬要比大醬紅一些,大醬是發黃的那種,因為發酵的緣故,聞著臭,吃著香。盤醬卻沒有臭味,隻是純純的醬香味道,但口味上要比大醬鹹一些。村裏人都比較喜歡吃沾醬菜,尤其是苞米熟了的時候,掰幾穗苞米,在挖幾個土豆,打了皮一起放在大鐵鍋裏烀上,待快熟了的時候,炸點辣椒醬,就著吃,很是美味。說到蘸醬菜,當然少不了大蔥,一手拿著饅頭,一手拿著大蔥,邊吃邊沾著醬,就能吃挺飽。
盤醬做菜也很好吃,燉茄子豆角的時候,尤其是燉蘑菇土豆的時候,更是好吃。
雨天過後,李貴枝會找來村裏的其他女人們一起去上山采蘑菇,穿上靴子,跨上一個大筐,框裏麵帶著壺水,在去園子裏摘幾個柿子帶著路上吃。踩在泥濘的路上就向山裏走去了。這時候林菲總是最開心的,因為到了晚上就可以吃蘑菇了,山裏有各種各樣的蘑菇,有樹樘磨,榛蘑,草蘑,山蘑……她最喜歡吃的是榛蘑,莖是白色的,蘑菇頭是灰白色,吃起來很有嚼勁。蘑菇一般都是燉著吃,加上肥瘦相間的豬肉,土豆,一塊燉起來,林菲喜歡吃辣,李貴枝就會再放一些辣椒,當然少不了在燉的過程中加入自家的盤醬,不一會就香味撲鼻了,就是這樣的菜,林菲能吃上兩三碗的米飯。
杏子也是在這個季節成熟的,滿數上金黃金黃的,林家有兩個杏樹,口味也不盡相同。一顆種在園子東麵的,是幹碗的,個頭偏大些;一顆種在園子東麵的,個頭偏小,但水分很多,要更甜一些。一些熟透了的,都落在了地上,林爺爺會找來塑料布,放在杏樹下麵,隻待掉落了杏子多了,直接把塑料布四角對折後將杏子一起收起來,放進箱子裏。或者將它們一個個的拾起,放進笸籮裏,想吃的時候就去笸籮裏拿著吃,村兒裏的人來家裏串門,就從笸籮裏撿幾個,洗一洗,做招待用。有些人家還會拿到鎮裏的集市上去賣,5毛錢一斤,一會就賣完了。要說好吃,還是從樹上直接摘下的水分最足,杏肉最嫩。這時候考驗身高的時候到了,大人們一伸手就能夠到,摘下一顆,從中間掰開,金黃金黃的杏肉就在眼前了,咬上一口,酸甜酸甜的,好吃極了,個子不夠高的,比如村裏的孩子們,經常順著菜園子的圍欄爬上去,也能輕鬆的摘下好幾個。杏子好吃,但卻不宜多吃,吃多了會燒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