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2 / 2)

憑心而論,我學的東西比劉俊多,因為在我父親未出事之前,他教了我很多。在我讀書的那一段日子裏,平時的愛好也隻是多多收集這方麵的東西。

書籍真的是一個好東西,難怪人要讀書。有關於盜墓方麵的書,我曾祖父焚毀過很多,我祖父也很反感,他認為正是這些東西害了他那一輩。

到我父親的時候,他反而在自己的家裏麵找到了一些殘存孤本,這些東西後來也流傳到我的手裏。我看的東西再多,也不過是紙上談兵,於是便有了第一次盜墓經曆。

那是004年的事情,當時我正在讀高一,正好是暑假。地點在我和劉俊的家鄉,****鎮的某個山村。是有山,充其量算一個丘陵罷了,那一個墓來和我們有緣。

有緣用來形容盜墓似乎不太恰當,當我找不到更好的詞,姑且先這麼。那時,政府要修建石油管道,路過汪家村,在開挖管道的時候無意間挖出了一座墓。

此事當時轟動一時,在我們那範圍的圈子裏炸開了鍋。當時的工作人員立刻上報,不久就有相關的考古人員過來,他們仔仔細細地研究之後,發現是一座明朝的墳墓。

經過妥善的挖掘,發現這一座墳墓的價值不大,裏麵除了一副棺材,還有幾件隨葬的明器之外沒有什麼重大的發現。

可疑的事,開館之後發現,棺材裏麵竟然是空的,隻有陳舊的衣物。奇怪的地方還有,整個墳墓沒有任何東西能夠明墓主的身份,沒有墓碑,也沒有任何明。

從明器中,那些專家推斷出,墓主的身份不低,至少是一個官員,因為平民沒有這樣的規格。普通老百姓要是以這樣的器物隨葬,那就是逾矩。

難道這是一個衣冠塚?這麼也不對,墓室不對。莫是一個官員,哪怕是一個平民下葬,既然打算修建墓室,那也應該是一個主室,一個後室,兩個耳室,這裏隻有一個主室。

還是,這裏隻是一個空墳,主墳在旁邊?

專家們開始以這座墳墓為中心,方圓兩百米都探索過了,沒有任何的進展。最後,他們也放棄了,誰也不知道幾百年前到底發生了什麼,是有什麼意外導致了這座墳墓的產生。

當年,我還不知道此事,是劉俊這個王八蛋得到消息非要拉我回去看的。當時,我並不想回去,因為政府部門的介入,我們所幹的東西是不能見光的,沒有一絲機會。

他非要拉我回去,是可以長長見識,我拗不過他,就回****鎮,去了汪家村。

考古人員早就拉了絲帶,不允許無關的人靠近,我們最多隻能接近0米左右。當時,我和劉俊都沒有看出個所以然來,很多地方都看不到。

還是劉俊比較聰明,他看到離墳墓兩百多米的地方有一個山丘,我倆爬上山丘,居高臨下。恰恰是這個舉動,讓我們發現了一個不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