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就是某某工地挖出什麼遺跡,然後考古工作人員才去進行搶救性發掘,而挖了很大一個坑,終於確定棺槨位置的時候,卻發現了盜洞準確的打到了棺槨的位置!不得不這是一種諷刺。
靈犀毫不擔心秦家兄弟挖洞的手藝,隻要目的地足夠清楚,那麼應該很快就能挖到的。
對自己的判斷靈犀也是有相當的信心,現在隻需要等到兩兄弟那裏傳來消息。
秦媽媽是一家人後勤生活的保障,這兩勞動量大,於是就準備了大量的高熱量高蛋白質的食物給三個體能消耗很大的男人!
牛肉,魚類,蔬菜,水果
當然那些體力活是沒有靈犀什麼事情的,她現在隻需要靜靜的等待。
第五,店裏傳來消息,好像有什麼發現,於是靈犀第一次走進了掛著裝修中招牌的盜墓現場!
秦爸爸和秦三生秦三德三人都在洞外,洞口的空地上放著一塊圓柱體的黃土,黃土的最下方是一塊腐朽的木屑,三個人臉上都帶著掩飾不住的笑意。
看到靈犀來了,秦爸爸道:“這是剛用洛陽鏟探到的樣本,從木屑的成色和材質來看,這裏的確是有一個墓,而且很符合那位清代知府的身份規格。”
靈犀彎腰拿起那塊圓柱體的形狀的泥塊,這泥塊明顯和腳下的普通泥塊有著很大差別,它更加緊實,細密,裏麵還有著一些三合土的痕跡,這應該就是大墓的夯土層。
一位知府的墓葬肯定不會有什麼地宮存在,僅僅是普通的土葬,不論他生前多麼富足,下葬的規格是不能逾越的。
從那一塊木料上麵看,這應該是柏樹的樹芯部分,這是挖到了外棺,蜀中主產柏樹,而柏樹的樹芯又是柏樹最堅硬的部分,外棺全部采用這樣的樹芯,最少也需要幾百棵百年以上的老古柏才行,那麼不出意外,內棺應該就是用更名貴的楠木才合理了。
而外棺和內棺之間,就是隨葬品放置的地方。
當然,最珍貴的,墓主人生前最喜愛的隨葬品,自然是放在內棺貼身的地方的。
如今,就看看運氣怎麼樣,這墓到底有沒有被其他同行先下手,隨葬品到底豐不豐富了。
從元代開始,隨葬的貴金屬就漸漸多了起來,代表著墓主人生前的富足。
這種厚葬的習俗一直延續到明國時期。
靈犀出了自己的判斷。
秦爸爸開口道:“按照洛陽鏟探到的深度,再有三四米就到外棺了,也就是一個時的事情,我們爭取在今就把貨起出來。”
完就招呼兩兄弟下到了洞裏。
靈犀心裏也在暗暗好奇,一位知府,能有多少隨葬品呢?
一切隻需要等到三生三德兩兄弟打開棺槨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