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和地,總是對立,假使有一天,他們同流合汙,便是毀天滅地的時候。
梅宮內,眾人齊齊跪地,麵容尊敬,聽侯銀發公公地宣旨。
“奉天承運,皇帝召曰,梅美人莫相離因救駕有功,即日起 特敕封忠義武嬪,位列九卿之首,享妃位之禮,賞黃金百兩,白銀千兩,其父莫縣令莫名升位至郡尹,欽此。”
高勝麵容嚴峻地念完聖旨,待莫相離和花惜歡等人謝恩時,笑容滿麵地交付聖旨恭喜道。
莫相離歡喜地把打賞地荷包,心情暢快地遞給高勝說道:“這是小小喜錢,望高總管莫嫌棄,承蒙您關照,離兒才有今日。”
“恭喜娘娘,我也算是沾了喜慶,我就知道武嬪娘娘是前途無量,高勝也一直把梅宮裏的人,當做我的家人,嗬嗬。”
高勝摸了摸花惜歡的可愛的宮女頭,那雙冷酷的眼睛,彎起愉悅地弧度,笑眯眯地說道。
“太好了,離兒,你以後出去就位高一等了,不用向以前那樣見誰都低聲下氣了。這次多虧高哥哥出寢宮把離兒接進去。”
花惜歡開心地拍著手說道,高勝看她嬌憨的樣子,越發喜愛,忍不住捏了捏她充滿彈性的臉,以過來人的身份教育說道:“後宮之道,你個小丫頭還要學很多,現在武嬪風頭無兩,該謙虛地一樣不能少。”
莫相離受教地點點頭,緊緊抱著聖旨,撲閃著黑羽,麗眼裏充滿苦盡甘來的幸福。
此刻,梅宮內上下喜悅成一片,而三大妃處卻喜憂不一。
清風祠內,李夫人李照清,挺直腰板跪坐佛前虔心禮佛,悠長的青絲隻堪用一隻木簪簡挽,素白衣裳不帶任何的點綴,在華麗的皇宮中格格不入。
李君燁自小由這位長姐養大,氣度和品味也多隨她。
隻不過姐弟二人,姐篤信佛,避離獨處於凡塵,弟篤信道,超脫瀟灑於塵世,雖信仰不一卻也能包容。
近些年,李君燁可不敢來看她這位大姐,一來,是怕她替自己招攬親事,二來,李照清自進宮後,越發避世,不喜外出於人打交道。
別人或許不知為何,李夫人不爭不搶皇帝的恩澤,恨不得把門天天關起來。
李君燁心裏卻知道姐姐心裏苦,不能與所愛之人廝守,為了家族責任嫁給蕭景煜。
蕭景煜也知她心裏有人,有時寵幸這位大自己三歲的姐姐,也十分的放不開手腳。時常尷尬地坐在硬木椅上,尷尬地硬找話頭,與這位清心寡欲的姐姐說話。
李照清雖足不出戶,心中對外界的局勢變化卻了然於心,以不變應萬變。
她聽見身後恭敬側立的宮女,帶來梅宮裏的第一時間的消息,敲木魚的手一頓,停下嘴裏的頌經。
她緩緩開一雙清透涼麗的眼睛,抬起那張花容月貌的麗臉,慈笑說道:“這位武嬪,今年倒是風頭無限,後宮裏到處是她的事跡,倒是惹人好奇是個什麼樣的女子,什麼時候請她來清風祠坐客。”
天祿閣,院子中,趙貴人趙盈盈撩起橙色的裙擺,正在與宮女踢毽子,聽聞宮女帶來的消息,嘴角一彎,靈動地眼睛笑眯眯地說道:
“這梅美人我早就看出是個厲害之人,能拉前皇上跟前紅人高勝做靠背,我也該是時候,親自登門拜訪慶賀了。”
因司馬姣出命喪榮華閣,三妃之位缺一,莫相離的升位九嬪之列,注定原九嬪中有人讓出位置。
今天三妃正式補提上來的人物,也是司馬姣的表妹,福安堂的淑妃馬易容,原先位列九嬪之中。
隻不過她這邊接聖旨就低調清冷許多,皇帝派了個進宮才兩年的小太監,前去福安堂宣讀到聖旨道:
“奉天承運,皇帝照曰,因三妃之位有缺,經考淑妃德行雙馨,即日起由嬪升位於妃,享妃位待遇,欽此。”
馬易容麵色青黑地接下聖旨,看著小太監笑容滿麵,想討喜錢的樣子,不屑地讓宮女,打發給三位太監每人一兩賞銀。
三位太監,互相看了看,這份薄的可以的打發錢,笑容漸漸地褪去,陰陽怪氣地說道:“恭喜娘娘,該位列於此了,聽聞武嬪娘娘,今日打賞隨行的小太監都頗豐。”
馬易容聽得他們話中嘲諷,剛剛想發脾氣,三位太監卻拍拍屁股走人了。
馬易容被宮女拉扯按坐椅子上,聽得她一貫消氣的話,憤怒地把聖旨擱在桌子上,發出響亮地聲音,破口罵道:“該死!如今連太監都欺負到我頭上了。”
這聖旨敷衍地昭告她升位至妃,連個封號都未變動,足以表明,她並未受多大重視。而司馬家的人,也未派人過來祝賀,隻簡單地送了份慶賀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