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中州 1(1 / 2)

次日一早,剛蒙蒙亮,沉寂一夜的皇城便開始複蘇,居住在四方郊縣的鄉民,早早便侯在城門外,有雙肩挑擔的,也有推車的,籮筐裏和推車上,無一例外均是猶帶著朝露的新鮮菜蔬。不少鄉民連早飯都沒吃一口,便匆匆摸黑出發,誰也不願錯過皇都的早市——早起的鳥兒有蟲吃,老祖宗傳下來的話,那是有道理的。

“誰讓俺們沒有好手藝哩!這一斤青菜,隻夠換一碗熱豆漿子外加兩根油條,錢都給孫胖給賺了!”人群中一人響亮的話,言語中不出的得意,眾人皆撇了一眼這壯漢肩擔上的兩大框蔬菜,均不言語,就憑這上百斤的蔬菜,壯漢是有風涼話資格的。

入了皇城,喝豆漿,趕早市的鄉民都有這個法,故而城門甫一打開,就有人開始吆喝。

孫胖的豆漿店就在城門後,不遠的街邊,恰恰正是鄉民們去早市的必經之路。豆漿店外的簡陋桌凳早已擺好,大鍋裏的豆漿已是熱氣騰騰,老遠便能聞到豆腐的味道。孫胖並不胖,他瘦高的個子正在一旁的油鍋邊炸著油條。兩根細細的油麵一旦對齊,孫胖隻消用食指在上麵輕輕一劃,拎成一條線,便丟到油鍋裏,油麵轉眼間便鼓脹起來,一條狹長而有勁的油條便成型了。

孫胖一口氣炸出三十根油條,將它們齊齊整整的摞在篾簍裏,便搓手休息,此時,城門正好開啟,豆漿店一內最好的時辰,就要到來。

豆漿店對麵是一間當鋪,油黑的大門緊閉著,門兩側有一對燈籠,燈籠下方各有一隻巨大的石獅子,獅子雄赳赳氣昂昂的各坐在一尊方形石座上。石座的正麵各刻著兩個大字,連起來算是一句話“有借有還”。因為當鋪開門不會太早,所以早市的時候,門口的石座也會成為菜農們臨時歇腳喝豆漿的地方。

……

街上的朝霧在晨曦中逐漸變淡,菜農們喝完最後一口豆漿,紛紛心滿意足的擔起菜籃朝著集市進發。

一位身穿綢坎肩的漢子從內街,不緊不慢的朝著孫胖的豆漿攤過去,他麵龐平實,睡眼惺忪,顯是剛剛起床。李井鬆踱步至豆漿攤,伸了一記懶腰,便坐到一旁的攤桌上:“老板,三根油條,一碗鹹豆漿。”桌頭上的抹布是現成的,湯漬還需要自己動手清理,李井鬆皺下眉頭,邊抹桌子,邊對孫胖道:“油條我要現炸的。”

孫胖邊炸油條,邊做生意,兩邊都不誤,他望著新來的客人,應聲道:“好嘞!”一根油麵呲入油鍋,帶起了一股油花,孫胖對李井鬆道:“爺們是從北地來的吧?”

李井鬆聞言一愣,隨即坦然笑道:“老板好眼力,俺前日才到皇都!”

孫胖道:“都開春的光景了,皇都的坎肩都塞了衣櫃咯!”他見李井鬆在用雙手慢條斯理的整理坎肩,繼續道:“辣豆子你一定喜歡吃的,待會兒我給你一碟,不收錢!”大焱北地意指與北漠毗鄰的各州,北地的氣候寒冷,辣豆子是北地百姓平日用來下飯驅寒的菜。李井鬆聞言,忙做了一個承讓的手勢,眼眸子裏泛出一抹喜色。——這些落在孫胖眼裏,他嘀咕道:“做生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