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除賊之議(1 / 2)

書接上回,李知看到荀彧令人上了茶,滿臉的不自在。

“文若在信中,語焉不詳,如今忠已到來,可否與忠詳細誅賊之事?”

戲誌才看到仆人上了茶,看了李知一眼。

不待荀彧請茶,便開口道。

“唉……”

荀彧歎了一口氣道。

“如今宦官當政,曹節王甫等人專權,蒙蔽聖聽,其家族中人為官遍布下。”

“朝中更有數不清之人,為其羽翼,又有太尉段穎與其狼狽為奸。”

“朝中忠良之士皆被其貶斥,如此長日久,必將國不成國,家不成家。”

“今有尚書令陽球,司徒劉郃,永樂少府陳球,尚書劉納等人,聯合起來欲搜集證據,於陛下麵前揭發其醜陋麵孔。”

“屆時如若證據確鑿,便可將他等一舉扳倒。”

“彧請誌才前來便是希望誌才與我一起為陽尚書令出謀劃策,查漏補缺。”

“陽公雖然性情耿直,剛正不阿,然其性烈如火,脾性太過暴躁,行事極易衝動,若陽公義氣行事之時希望你能與我一起好好勸勸陽公。”

“善,忠到時候會與兄長一起勸阻陽公,不知道此事行之兄與奉孝如何看?”

答應了荀彧之後,戲誌才把目光看向了李知郭嘉兩人。

想看看他們倆人有什麼不同的看法。

“哪用得了如此麻煩,隻要在宮外埋伏一隊人手,到時隨便找個由頭把曹節和王甫拐騙出來,到時直接把他等拿下便是,如何用得了如此費心費力?”

郭嘉拿起自己的酒葫蘆,美美的喝了一口,滿不在乎的道。

“奉孝,此言差矣,朝廷自有朝廷法度,豈能如此肆無忌憚,日後,此言萬萬不可再!”

荀彧麵帶不滿的道,李知此時卻是眼前一亮,若有所思的沉默著。

郭嘉喝了一口酒聳了聳肩,便不再話了。

他這個動作還是跟著李知學會的,覺得挺有趣便學來了。

“行之兄認為此事該當如何?”

戲誌才充滿期待之色的看著李知道。

李知沉吟了一下道

“知有兩點疑問。”

“其一,等你們收集完證據交由陛下之時,是在朝堂之上還是入宮中交予陛下?”

“我等堂堂正正之人自然於朝堂之上與其對決,屆時證據確鑿,我看他還有何話可!”

荀彧正氣凜然的道。

“嗬!朝堂之上,位高便是權,人多便是理!”李知聞言冷笑一聲道。

“如你所,他等羽翼遍布朝堂,你等如何能治得了他們的罪?”

“便是證據確鑿,又能如何?”

“屆時他們可以你等這證據是你等捏造的。”

“其羽翼必然會為其搖旗呐喊,怕是到時你等還未除害,自己便先入了大獄!”

李知斬釘截鐵的對荀彧道。

“此事……?”

荀彧皺著眉頭對李知問道

“行之兄言之有理,是彧大意了,不如屆時入宮把其罪證交於陛下?”

“那你等如何入得宮?”

他此時卻搖了搖頭。

“其既然是宦官,宮內必然被其經營得密不透風,爪牙遍地,屆時你等怕是連宮門口都入不得。”

他言到此處,頓了一下。

“即使能入宮門,又能如何?入了宮門,見不見得到陛下亦是兩,此事你等可都考慮周全?”

“此事……”

荀彧沉吟了一會兒,隨即煩躁的站起來,在大堂中走來走去。

等其走了半,一時也沒想出什麼好辦法,便對李知行禮道。

“兄台既有此問必有解答之法,還請兄台教我!”

著荀彧便對李知深深的行了一禮。

“文若不必如此,此事解決之法卻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