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踐行(1 / 2)

翌日,荀府大廳之中。

“來!賢侄,老夫敬你一杯,多謝賢侄為我大漢除此禍害。”

陽球滿麵紅光的端著一盞酒,對李知敬道。

卻是那日荀彧把曹節之死對陽球了之後,本來還在榻上奄奄一息,唉聲歎氣的陽球,立刻從榻上蹦了起來,他的病更是不藥而愈,。

今聽劉宏要把李知趕回鄉中,大罵了一聲昏君之後,便親自來為他餞行。

和他一起的還有盧植蔡邕等人,卻是陽球對曹節已伏誅之事有些憋不住,便告訴了盧植等人。

盧植等人聞聽此事,對李知亦是大加讚揚,便一起來為他餞行。

李知今日,卻是被眾人誇的快要上了,酒也是喝了一杯又一杯,現在他見到酒盞就有些發怵,遂謙虛的推辭陽球所敬之酒。

“陽公過譽了,在下亦是大漢子民,朝有國賊,在下豈能無動於衷,此乃在下分內之事,當不得陽公如此誇讚。”

然而,陽球卻不打算放過他。

“唉~賢侄卻是過謙了,大漢子民有千千萬萬,有幾個如賢侄這般,一舉誅除國賊?

便是老夫等人,不亦是前功盡棄,賢侄這般,可是羞煞老夫等人,莫要多言快快滿飲此杯!”

完之後,陽球便把盞中之酒一飲而盡,就這麼直愣愣的看著李知。

李知被陽球看得有些發毛,無奈的苦笑了一下,便把麵前的酒盞端了起來,勉強的飲了進去。

喝完之後,又對陽球亮亮已經喝完的酒盞,苦笑的問道:“如此陽公可滿意?”

“哈哈哈……。”陽球聞言哈哈大笑。

“賢侄好酒量,老夫年輕之時可沒有如此酒量。”

到這裏,陽公臉色有些昏暗,歎了一口氣,對李知殷切囑咐道:“老夫老了,日後這大漢便要托付於眾為賢侄了。

賢侄莫要怪罪陛下,如今朝政混亂,陛下遣賢侄回鄉亦是好心。

不想讓賢侄早早的便陷入朝堂這個大漩渦之中,賢侄當要明白陛下之苦心。”

聽到陽球為劉宏開脫,李知頗為怪異的看了他一眼。

心想:“這陽公怕是還不知道,當今陛下讓我去深山之中,尋那隱者之事吧?

若是知道了,還不把肺管兒都給氣破?”

不管他心裏怎麼想,但是表麵上還是鄭重其事的對陽球保證道:“陽公多慮了,在下明白陛下的苦心,必然不敢起怨恨之心。”

李知這些話卻是句句發自肺腑,他本來就不想在這洛陽做官,回到郭家村更加的自在。

此次洛陽之行,該得的,不該得的,他都得到了,對此行的收獲,李知十分的滿意。

至於對劉宏……,他雖然對其,極其不屑,但是確實也沒有什麼怨恨之心。

因為他根本就不在乎劉宏怎樣,何談怨恨?

“如此,老夫便放心了。”陽球見他不像假話,便鬆了一口氣。

而在此時,盧植關羽師徒二人正在攀談。

“雲長吾徒,這次你可是立了大功了,沒有丟為師的臉,甚好!為師敬你一杯!”

“恩師過譽了,弟子乃是大漢之臣,此乃弟子份內之事,如何敢言功勞?

要功勞,兄長才是此事之首功,弟子不過是盡了微末之力而已。”

盧植聞言,頗為讚歎的看著他,對關羽居功而不自傲的謙虛表現十分的欣賞。

“雲長不必妄自菲薄,行之賢侄固然是首功,雲長亦是有大功於下,來!為師敬吾徒一杯!”

完盧植便一飲而盡。

關羽被他得有些臉紅,好在他的臉色本來就紅,倒也看不出來。

待關羽也飲完手中之酒,他有些欲言又止的看著盧植。

“嗯?”

盧植見他如此,便問好奇道:“雲長可有何事要於為師聽?盡管道來便是,如此吞吞吐吐,豈是大丈夫所為!”

關羽聞言猶豫了一下道:“恩師,此次兄長回鄉,弟子想跟隨兄長一起回去。

畢竟,若是沒有兄長,弟子現在不過是一個逃犯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