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
李知看著二人道“本侯的可對?!”
聽到李知竟然連稱呼都變了,蔡邕和陽球二人麵麵相覷,皆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擔憂之色。
他們皆都知道,既然李知以本侯自居,那麵前之人,就不再是他們的後生晚輩李知,而是大漢陽翟侯,驃騎將軍李知。
如此一來,事情可就難辦了,讓他們去逼迫、勸自己的後生晚輩,他們能做到。
但是當這個後生晚輩身份,轉成了驃騎將軍的時候,他們二人的身份還真有些不夠格。
想到這裏,蔡邕幹咳了一聲之後,對著李知行了一禮,試探道“下官見過驃騎將軍。”
李知聞言一愣,隨後便麵色嚴肅的點了點頭,抬手虛扶道“蔡中郎有禮了,起身吧。”
既然麵前的二人已經把他賣了,那李知也沒什麼好的,公事公辦吧。
反正此時已經與何進結盟,便是少了麵前的二人助力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就憑何進、李知、盧植三人的勢力,一樣能夠救出陛下。
到時候,李知把張讓引出皇宮,盧植闖入宮中救出陛下,最後再由何進發動他的勢力,壓製張讓的勢力,讓他們不敢作亂。
如此一來,大事成矣,根本用不到麵前這兩人。
既然已經到了如此地步,李知也不打算再給這兩個人留顏麵。
他算是看出來了,這兩人根本不同意他的計策,還想如當初一般,用光明正大的手段鏟除張讓。
他們之所以表麵上同意李知的計策,也不過是為了穩住李知,好借用李知的名頭,來換取別人的支持。
如此作為,在和平時期當然是正確的,畢竟政治的本意就是互相妥協。
但是這種方法用在這個將要來臨的亂世,卻是荒謬之極,李知可不會跟著他們玩這些政治手段,隻會快刀斬亂麻的處理整件事情。
見到李知的態度之後,陽球和蔡邕二人同時歎了一口氣。
他們二人通過李知的表情,就可以看出來,李知對他們的印象已經跌落到了穀底。
並且,李知根本不會配合他們二人,交出驃騎將軍之位。
想到這裏,陽球使勁的揉了揉臉,想再努力一把,爭取能夠讓李知配合他們“賢侄,我等也知道這個請求有些不近人情。
但是,與世家合作有利無害,就當是為了陛下,賢侄受些委屈,交出驃騎將軍之位吧。
等此事過後,老夫拿性命保證,讓賢侄登上三公之位。
到時賢侄的權力,不會比現在這個空頭將軍差。
”
“嗬!”李知嗤笑了一聲“三公之位又能如何?
本侯乃是武將,驃騎將軍之位才適合本侯。
區區三公之位,用錢就能買到的位置,你當本侯稀罕嗎?”
完之後,李知從腰間摘下折扇,“唰”的一聲打開,搖晃了幾下,把目光轉向了他處,不再看麵前二人。
“這……”陽球被李知堵得一句話都不出來。
他知道李知的沒錯,依照李知的身家來,區區三公之位,他還真不放在眼裏。
在陛下那裏,三公之位有明碼標價,而驃騎將軍之職卻根本不賣。
劉宏也不是傻子,他賣的那些官職全部都是一些文職,或者是不重要的武職,真正重要的武將之位,他一個都沒賣。
想到這裏,陽球頹廢的歎了一口氣,搖了搖頭,沒有再什麼。
見陽球敗退之後,蔡邕義正言辭的開口道“難道驃騎將軍就不在乎陛下的安危?!
難道在驃騎將軍的眼中,陛下的安危還比不上驃騎將軍的官職?!”
聽到蔡邕的嗬斥之言,李知眼睛一眯,不悅的道“蔡中郎不要偷換概念,本侯比你更加了解陛下的性格。
依照陛下的性格來,如果有的選擇,他最不願意救他的人就是世家。
再,便是沒有世家,本候也能把陛下安安全全的救出來,為何非要多此一舉?
難道你等不知道,陛下臨朝之時,最討厭之事便是世家掌握兵權?
陛下處處的為難世家,世家一旦有了掌兵之心,陛下便會雷厲風行的打擊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