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通傳天下(1 / 2)

才!!

“詔曰

餘嚐聞逆賊起而賢人生。

昔諸呂為亂,平勃奮起;莽逆篡朝,竇融憂心。

蓋因其忠臣不發,則社稷難安。

餘曾讀秦紀,趙高跋扈而李斯附逆,則百二秦關一朝易主,非喪於楚漢,但毀於權奸而已。

丞相董卓,嚐自稱忠良之臣,然細數其實,大謬而非!

其黃巾之時,依驃騎將軍而得微末功,賄賂閹宦,遂得先帝器重,封涼州刺史。

然,其得官而不思報恩,結托朝貴,遂任顯官,統西州大軍二十萬,常有不臣之心,饕餮放橫,傷化虐民,為君子所不齒也。

方以卓為諸侯,輒承資跋扈,肆行凶忒。

故尚書丁原,英才俊偉,下知名,直言正色,論不阿諂,身首被梟懸之誅,妻孥受灰滅之咎。

自是士林憤痛,民怨彌重。

一夫奮臂,舉州同聲,故躬破於徐方,彷徨東裔,蹈據無所。

自群凶犯駕,子勢弱,卓行廢立之忤逆之舉。

豺狼野心潛包禍謀,卑侮王室,敗法亂紀,坐領三台,朝政,爵賞由心,刑戮在口,所愛光五宗,所惡滅三族。

群談者受顯誅,腹議者蒙隱戮,百寮鉗口,道路以目,尚書記朝會,公卿充員品而已。

越騎校尉伍孚,見卓殘暴,憤恨不平,卓命牽出剖剮之。

卓欲迷奪時明,杜絕言路,擅收立殺,不俟報聞。

卓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

身處三公之位,而行桀虜之態,汙國虐民,毒施人鬼,加其細政苛慘。

觀載籍,暴逆不臣,貪殘酷烈,於卓為甚。

幕府奮長戟百萬,胡騎千群,中黃育獲之士,良弓勁弩之勢。

州郡當各整戎馬,陳兵待發,以挽將傾,並匡社稷,以立賢名,於是乎著。

餘手持陛下聖諭,於陳留殷望下,唯願下忠貞之士得詔速行!

爾其欽哉。”

是董卓的那封詔書之後,曹操的這封詔書又在下引起了軒然大波。

下各方勢力在收到這封詔書之後,皆都滿是不可置信。

雖然他們也聽過洛陽之中的亂像,但是他們終歸不是洛陽人,所以他們隻是以為董卓跋扈了一些,沒想到,董卓竟然敢挾子以令諸侯!

所以在收到這封詔書之後,下各方的勢力皆都憤慨不已。

不過,也有很多勢力的首領覺得,此時是個大的好機會。

隻要趁這個機會將董卓誅殺,便有機會取而代之。

屆時,隻要能掌控下局勢,不定還能做一做那九五之尊之位!

所以,在這封詔書下達之後,不管是忠是奸,皆都紛紛在整頓兵馬,朝著曹操所在的陳留之地趕去。

而此時,正在陳留的練兵的曹操,卻意外的招來了一員大將於禁。

此事乃是意外之喜,曹操本來沒想到會會有人來投奔他,所以也就沒太在意。

但是,在於禁到來之後,他突然發現,他可以利用這個機會,招攬下名將。

所以,在發了詔書之後,他又發布了一張招賢文書。

“昔伊摯、傅出於賤人,管仲,桓公賊也,皆用之以興。

蕭何、曹參,縣吏也,韓、陳平負汙辱之名,有見笑之恥,卒能成就王業,聲著千載。

吳起貪將,殺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歸,然在魏,奏人不敢東向,在楚則三晉不敢南謀。

今下亂起,董卓禍政,得無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間,及果勇不顧,臨敵力戰。

若文俗之吏,高才異質,或堪為將守。

負汙辱之名,見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

其各舉所知,勿有所遺。”

曹操的這封詔書,像是一陣龍卷風一般,瞬間席卷了下。

有很多待罪卻有才之人,皆都紛紛的朝著陳留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