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重聚(1 / 2)

洪奕提出的猜測讓明夷原本認定申屠世家是元凶的信心動搖了起來。以韋澳為主謀來推測,那麼親手殺死劉義宗的必定就是時之初。她萬萬不希望是如此,不希望自己愛的人冷血如斯,更有一份對天道的敬畏,害怕善惡有報,這樣的血債終會給他帶來不幸。

無心多語,隨意說了幾句,洪奕又犯了困,倒頭睡去。明夷倚靠在床尾,久久無法入睡。

第二天一早,明夷就為如何盡快知道劉義宗案的進展而焦慮不安。本想讓成言去衙門守著,混進去也好,來回送消息也好,有輕功總是方便很多。但一來他得保護邢卿,二來他是個曾進出過衙門,換了死囚替身才逃出生天的人,還是別沒事兒找事兒了。

明夷趕回新昌坊,將此事托付給了連山。連山沉穩又機靈,討人喜歡,可以打聽消息,再不濟,可以直接去找伍謙平打聽,伍謙平認得他。

惴惴不安等了一天,連山回來,事情果然峰回路轉。說今日天蒙蒙亮,衙門大牢出了事,桃七幫長安七堂的堂主胡庶殺了獄卒逃遁。正午,胡庶的屍體被發現在城南的陋巷中。同牢房的桃七幫幫眾在審問後承認,胡庶在陶三娘新婚當日曾見到劉義宗英雄救美,挾胤娘而去。找來胤娘繼父家人,對證無誤。

幫眾又說,胡庶去永寧坊窺探過。酒後曾說,要替桃七幫立下大功,一舉滅了天一幫兩大護法。說自己在江湖上認得一個武功高強的遊俠,給錢便可做事。

如此拚湊下來,事情便有了皆大歡喜的結果:劉義宗是胡庶雇人所殺,他定是在窺探永寧坊時盜取了胤娘的信物,將劉義宗誘來長安,殺之,嫁禍葉炘。至於他自己在西市鬧事被捕,也是在他設計之中,好證明在劉義宗遇害之時,自己在牢獄中。而聽說韋澳並未給葉炘定罪,他慌了,殺人逃獄。

這套說辭,四處是漏洞。旁聽的無知百姓覺得或許就是這麼巧,聽來很有道理。龔君昊想的是,隻要葉炘無事,究竟是誰殺了劉義宗,人死不能複生,不急於計較。韋澳想的是,要辦葉炘證據不足,即使有證據,以天一幫的能力,到時派人蒙麵劫法場,也是一場空。不如見好就收。

有意見的人自然也不少,便是與劉義宗親厚的天一幫眾。葉炘為人精明,管理天一幫經商諸事,倡導開源節流,在幫內有刻薄寡恩的惡名。而劉義宗雖寡言少語,但武功能服人,又很是義氣,擁躉不少。為了安撫幫眾,龔君昊當眾令葉炘罪己,葉炘稱,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自願卸下護法之職,由天一幫軟禁三年,以慰劉義宗在天之靈。

韋澳慷慨陳詞,厲數幫派互鬥,擾亂長安治安的惡行。此事由天一幫與桃七幫兩派紛爭而起,理應各打五十大板,兩幫幫主一年內不得入長安。

明夷深深呼了口氣,此事,算是告一段落。伍謙平所言不虛,他把這事處理得極為妥當,很有可能昨夜他離開之後,直接去找了韋澳,將此計劃告知。沒有韋澳的配合,這事兒是做不成的。看來,他這也算是一箭雙雕,借由處理此事,表達出自己棄暗投明之心。

塵埃落定,天一幫在京兆府衙門眼皮子底下,拔寨而去,來時總有數百人,走時卻有三成各奔東西。此事寒了不少人的心,一恨幫主不為劉義宗作主,不了了之,二恨幫派無能,被朝廷玩弄於股掌,還不如到山野做個盜賊舒暢。餘下的,大多圖這一份薪俸,為養家糊口而已,鬥心已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