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三娘這幾天忙的如同陀螺一般,二十三:祭灶神、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拐豆腐、二十六:蒸饅頭、二十七:殺隻雞、二十八:殺隻鴨、二十九:殺豬肉、年三十:露水集。
日子就這麼急著忙慌的到了年三十,宋三娘也終於將送來的拜帖回複完,將要送走的拜帖也都送完,整個人都癱軟在軟塌上,一動不動的瞪著光潔的房梁,連呼吸都放的極為緩慢。
“三娘、三娘……”黑蛋兒震地一聲吼,將宋三娘從躺屍變成了詐屍,“我們去逛集市去吧!”
宋三娘麵無表情的看著黑蛋兒興奮的星星眼,甩給她一個白眼,又直挺挺的倒了回去,有氣無力的說:“要去你和司水一起……我不去!”
她就要這樣癱到晚上,不看書、不管帳、不吃飯……什麼都不幹,眼睛和腦袋一起放空……
“三娘子,你需要跟我們出去逛逛,散散心也好啊!”司水從外麵進來,看著三娘好似被刀削尖的小臉,心疼的直皺眉。
跨過這個年,三娘不過才幼學之年,換做別家的娃娃,早就出去猛瘋猛玩兒,可三娘卻被一堆庶務纏身,好不容易得了空閑,也隻想懶在家裏,半分也是不想動彈的。
“可以不去嗎?”宋三娘將下巴墊在小幾上,睜著水潤潤的大眼睛,可憐巴巴的看著她們,“外麵人那麼多……擠擠擦擦的……不想出去!”
想到外麵那麼多人,熙熙攘攘、吵吵鬧鬧,大人孩子在這段日子都特別的呱噪,她現在是見到人多就煩,隻想自己待著。
“三娘,你一直躲著人也不是個事兒啊!”司水走到她麵前,揉了揉她的小臉兒,“出去走走、看看,買些無關緊要的小玩意兒……權且當舒緩心情也好啊!”
“就是、就是!”黑蛋兒搔了搔後腦勺,“我叫了最大的馬車跟我們上街,買多少東西都裝得下。”
她雖然不懂三娘怎麼了,但看她日漸陰沉的小臉兒和從不鬆開的眉頭,知道她近來心情定然是不好。
阿娘心情不好的時候,總是拉著她上街買一堆零碎兒,拿回家多半也是沒什麼用,但阿娘回去之後,心情就會直線上升,變得不那麼煩躁了。
“好吧!”宋三娘不情不願的起身,拖拖拉拉的跟著她們出去了。
她們去的是汴河邊上最大的露水集,人群熙熙攘攘,馬車隻能停在集市外麵,黑蛋兒、司水一手握緊了錢袋子,一手拉著三娘,無論誰付錢,一定確保有一個人拉緊三娘,以免被人群衝散了。
一路上都是人們嬉笑的聲音、商販叫賣的聲音、兒童尖叫的聲音……彙集到宋三娘的耳朵裏,隻變成了一個字——吵!
黑蛋兒對於街上買的雜嚼(小吃)十分熱衷,辣腳子、水晶皂兒、藥木瓜、沙糖綠豆甘草冰雪涼水……但凡路過,絕不錯過!
商販們也是將百姓的心思揣摩的極其透亮兒,每份雜嚼都是小小的一包,保證食量小的能多嚐幾樣,食量大的人能多吃幾份,走出這條街也就都飽了。
黑蛋兒每買一樣,第一口都送到了三娘嘴邊,無一例外的都被拒絕了。
她以為,是三娘是帶著麵紗不好吃東西,將雜嚼塞給她,然後小心的幫她掀起一點兒麵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