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帝三十六年九月,秋,長安城郊。
長安,位於周都城豐鎬之處,時過境遷,隨著周王朝的衰敗,此地也不再有昔日的輝煌,曾經的華麗宮殿也被泥土埋藏於地下,留下的隻是一座城和大量的村落。到後來秦始皇帝的弟弟長安君嬴成蟜被封於此地,此處便有了長安之名。
章邯奉嬴政的命令來此辦理一些東巡相關事宜,而胡亥在鹹陽閑得無聊在得到嬴政的準許後也跟著章邯來到了長安。
胡亥、章邯以及司馬欣三人便在郊外遊玩,一片片金色的麥田正等著人收割,一陣風吹過便發出沙沙之聲,三人行走在田間仿佛置身於金色的海洋。
胡亥慢悠悠的走在前麵,無意間看到田邊的一些瓦礫忍不住感歎道:“鎬,周的都城,曾經周王遷都於此,龍興之地,周立八百年,如今鎬都城也不過剩下些殘垣斷壁被掩沒於田地荒草之下,早已不負輝煌。如今我大秦一統下,於不遠處立鹹陽為都城,倒不知道我大秦能立多久?”
章邯在後麵微笑著輕聲道:“大秦之立,自然是立千秋萬世。”
立千秋萬世,是嬴政的,嬴政除去諡法,稱自己為秦始皇帝,後世以二世三世乃至於萬世。周立八百年,後幾百年的周朝也是衰落得不成樣子,秦欲立萬世,這等法,霸氣倒是霸氣,可傳萬世之久,卻恐怕隻是一種願望而已,不過後世之事,當今之人誰又能知道呢?
胡亥笑著搖了搖頭道:“千秋萬世哪有得那麼容易啊!現在下初定,曾經六國的那些舊臣遺民想著造反的人可是多得很呐,以後下民心真的歸秦,或許下真能有數百年太平。千秋萬世之,父皇也是,是我們所期望的,不過以後的事誰都不清,章大人不要太當真了,盡心為國為民就好。啊,我的話也隻是隨便,章大人不要太當真,要是父皇知道我的這些話非罵我一頓不可。”
“殿下之言,臣自然不會與陛下聽的。”章邯笑著道,胡亥的話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私底下議論也未嚐不可,但當著嬴政的麵大秦不能立千秋萬世就顯得有些大逆不道了。
胡亥隻是隨口一,沒有在大秦能不能立千秋萬世的問題上糾結,這也不是他糾結就能有什麼用的。胡亥邊走邊欣賞著身邊的景色,看著金色的田野胡亥忽然想到了《詩經》中的《黍離》一詩,忍不住道:“黍離,彼黍離離,看到這些讓我想到了《黍離》,我比較喜歡裏麵的‘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愁’這一句。唉唉唉,怎麼一出來就憂國憂民憂己的,好的出來散心的,怎麼感覺越來越憂心了。”
“殿下心中有憂,自然會這樣,要不殿下想點別的?”章邯轉移話題道,“殿下應該要想的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如今殿下快二十了,按照大秦律法得成婚了。”
胡亥沒好氣的道:“我章大人,你是故意氣我的是吧?你不我都忘了還有這事,你一我感覺我整個人都不好了。”
章邯道:“成婚是件好事,哪有殿下得那麼嚴重。”
“成婚?和那些大臣的女兒嗎?一個個看我的眼神跟那些下人看我的眼神差不多,娶她們還不如娶我身邊的侍女。”胡亥一臉悲傷,如果不是胡亥深受嬴政喜愛,在嬴政麵前胡亥各種理由推脫,恐怕胡亥早有了妻妾,不過嬴政還是為胡亥定了幾樁婚事,其中還有李斯八歲大的女兒,想到這些,胡亥就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悲傷。政治聯姻,這是嬴氏皇族與大臣之間增進關係的一種手段,李斯作為嬴政最大的親家,兩家聯姻了許多次,李斯的兒子娶秦國公主,嬴政的皇子娶李斯的女兒,到了胡亥這裏,雖然年齡不合適,卻也早早的定了婚。
章邯安慰胡亥道:“殿下地位尊貴,她們自然得對陛下恭敬,俗話日久生情,殿下娶回去日子久了便不會這樣了。”
胡亥微微皺眉道:“站著話不腰疼。”
章邯笑著道:“殿下儀表堂堂,能文能武,又貴為皇族,找個自己喜歡的女子那還不是喝口水那麼簡單的事。”
“少拍馬屁,我可不會給賞錢。”胡亥眉頭微挑。
“章邯大人可是實話實話,不能算拍馬屁的。”司馬欣在後麵道。
胡亥忍不住笑罵道:“你們兩個這馬屁拍得可真是不同凡響啊,我得回去跟父皇好好,好好查查你們兩個人的政績,我大秦可不要隻會不會做事的人啊。”
聽完胡亥的話,本來帶笑意的兩人頓時苦了個臉,但他們知道胡亥十有八九不會真的去。章邯覺得在諸皇子中,和胡亥最好話,胡亥沒有一點架子,就算是禮賢下士的扶蘇也比不了,扶蘇雖然禮賢下士,但談吐之間仍然給人一種和扶蘇之間有著地位的差距,和胡亥話,即便和他開開玩笑也沒有什麼的,更像是和地位一樣的朋友間的交流。嬴政久不立太子的原因有一部分便是因為胡亥,胡亥年幼便跟著趙高學習,在諸皇子之中最為聰慧,每次嬴政對皇子的考核胡亥的成績都讓他最為滿意,這也是嬴政最為喜愛胡亥的原因,相比於那個總是於政見相背的長子扶蘇,嬴政覺得胡亥更像年輕時的自己,嬴政曾想立胡亥為太子,不過胡亥年少,朝中大臣都有了自己支持的皇子,特別是以蒙恬為首支持皇長子扶蘇的一些大臣極力反對,此事便被擱置下來,不過嬴政也沒有聽從蒙恬的建議而立扶蘇為太子,因而嬴政年近半百,連長子都過了而立之年,太子之位也一直懸而未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