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前塵未斷情憂思(1 / 1)

春風微拂,揚起的柳枝吐出嫩綠的柳芽;潤物無聲,潮濕的泥土散發著惑人的氣息;童稚音起,嫋嫋炊煙間四五孩童嬉戲玩鬧。一幅春的畫卷已然緩緩展開,一曲蕩氣回腸恍似春雷的鳳求凰在這幾間農舍流淌。

“依姐姐,我來看你啦!”說話間,一個身著皂衣梳著雙寰髻的小女孩走進了一間極為普通的農舍之中,臉上還有因為奔跑而沒有消散的紅暈。

“是安兒嗎?”聽到女孩的聲音與開門聲,一個穿著半新不舊的石青色交領襦裙的女子從裏間走了出來,“怎這般急躁,又跑來偷懶了吧?顧大娘若是知道了,可要仔細你的皮肉。”雖是“惡語”,卻不忘將名喚安兒的小女孩抱到凳上,倒上一碗自家留下的貢茶——天瀾,遞到女孩跟前。

“依姐姐,別和奶奶說哦,秘密啦!”邊說邊把雙手合十,吐出粉紅色的小舌頭,眼睛裏閃爍著調皮的黠光。說罷,女孩雙手捧起粗瓷碗,細嗅著嫋嫋的茶香,兩條小腿在肥大的褲腿中來回晃蕩。

而那石青衣飾的女子也隻得是搖著頭望著這個早就在村中出了名的顧家小孫女兒,不時跟她說上幾句話,了解一下顧家與村裏人的生活瑣事。

“娘說今年的天瀾收成應該會比上一年好很多,依姐姐,你家的天瀾為什麼總是交一半、留一半呢?收成好了,就都上交,得的貢茶銀也多呀。”一邊吃著茶,一邊研究著杯中的茶葉的安兒,每每來到這裏都會問這種問題。在她看來,有貢茶銀可以改變生活,娘會買新的布料做新的衣服,誰家不想過好日子呢?可是,依姐姐家卻從不急著上繳貢茶。

“今年的雨水適當,顧大嫂經驗老道,應該是會增加收成的。”和往常一樣,石青衣飾的女子絕口不提上繳貢茶的事,隻是與安兒談論何時出遊的計劃。之前就應下了在安兒八歲生辰的時候帶她去瀾州城遊玩,眼看著三月將至,安兒的八歲生辰也快要到了。

安兒都已經八歲了,原來她已經等了他八年。可他依舊沒能兌現承諾,憑著天瀾尋到她。這些年來,顧家村因著種植天瀾而生活富足,臨州知府更是因天瀾的獨特茶香,而將其定為專供皇家的貢茶,可她當初種植天瀾的初衷卻並未達成。她曾聽聞,海角的盡頭有一座名為望夫石的奇石,那是思念出海未歸的丈夫,日夜憂思的漁家婦人化身。莫不是,隻有她化為望夫石,方可一免情思,方可得見?每每思及二人相識、相知、相處種種,那顆孤寂許久的心才得些許回暖。也隻有如此,這顆心方能堅定不移地去相信上蒼的庇佑,相信他定能追尋至此。等候已成了習慣,一種改不掉,也不能改變的習慣。

不覺太陽將至中天,石青衣飾的女子起身向門邊的灶台走去,“安兒,今天中午想吃什麼?”話還沒說完,一個身穿藍灰色布裙的五十歲左右的婦人走了進來,“韓姑娘,安兒在你這吧,這丫頭又給你添麻煩了。”說著,伸手把安兒從凳上扯了下來,扭過頭小聲說:“你這丫頭,又來鬧你依姐姐,你依姐姐身子弱,跟你說多少次了,真是……”邊說還不忘拍幾下孫女的小手,想以此讓孫女記住。

“顧大娘,安兒也是怕我太悶才來陪我的,別責怪她。”見來人是顧家的婆婆,石青衣飾的女子微微勾起唇角和顧家大娘說起話來。“這些年,多虧了顧家對依晴的照顧,依晴說謝還來不及,又怎會嫌麻煩。”

“韓姑娘,都這麼多年了,別謝不謝的,你救了我兒媳婦和孫女的命,老身這輩子都記得呀!”這老婦人拉起女子的手,眼中有些渾濁的淚水已經快要決堤而出。“好人啊!韓姑娘會有好報的!”

“顧大娘,都八年了,都過去了。大娘是接安兒回家吃飯的吧?”聽著顧家婆婆提起八年前的事,女子眸光一暗,低聲說出婦人來此的緣由,似乎心中有什麼心事不願被別人知曉。

婦人聽出了女子的話外之音,連忙拉著安兒匆匆道別回家去了。看著遠去的祖孫背影,站在門欄處的女子思緒早已不知飛向了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