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篇: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拳腳費工夫(1 / 1)

1時間過得可真快!轉眼間就是這六月間,書接前篇“未完待續”部分:正是自己見識夜明珠的時候,由於認識能力水平有限反應遲鈍……圓滑之柔克銳意之剛,強硬易折……”接下來的內容繼續:

柔韌忍耐於風化侵蝕有的剝離變形。圓滑之意而非循世躲避難事而是養精蓄銳適時箭在弦上遇強敵而突然發射製敵之。”大意是:這是一顆夜明珠(果然跟自己的判斷在傳中的一樣,如今總算也是見識了一番)。它也是曾經得到了這地萬物的靈氣精華,日月的照顧並得到認可。曆經歲月長地久千錘百煉這才逐漸培養形成如今這個樣子的。它看上去光澤圓滑令人愛不釋手賞心悅目……它還包容了在這裏的太陽和月亮的光芒以及歲月的深厚日積月累又任其自我成型,這功夫就像是那有些不恰當的比喻“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樹高十丈非一日長成!它看上去圓潤沒有棱角,曆經滄桑磨難琢磨包括了由初始的銳利逐漸遲鈍。以鈍的柔韌來克服這銳利和剛強!其圓滑無棱角凸出以柔克剛博弈那銳利之剛硬,這世上的萬物就是這樣充滿著辨證柔剛相濟。有時自己太強硬了往往就會太容易折斷,柔韌忍耐“不忍而亂大謀”那曆盡風化時光歲月的剝蝕遭遇破壞而變形。它的圓滑不是為了隱居避難躲避是非或過往世事之亂圖清靜,從某種意義角度上來講還是為了養精蓄銳積攢力量厚積薄發等待時機條件成熟此時此刻就像是那弓箭處在弦上如遇強敵後發製人!

《鑒賞集注?禮讚》題仿七律詩曰:“黑暗閃亮又一顆,珠存珍藏世無雙。緣識旅行誰伯樂,頌揚不漏有和歌。潤色養目難多得,拾得相逢誰收藏。問道見識憑潤澤,夜黑更深始決策。”“

偶遇良賜屬難得,適時良材成棟梁。笑納博愛悟得舍,受之下與同和。知音俞鍾攜偉業,旋律和諧有欣賞。子牙文王遇解渴,輔佐施治圓夢策。”前首《明珠示人》,後著《和歌伯樂》。珠在誰手在乎新主人擁有,個人獨吞豈不將辜負守洞主人之夢想難遂其如願。為一己私利賠償身外之物累贅毀一世清白。想到這裏於是自己就把劍鞘匣盒與珍珠放在一起,心裏開始釋然多日來的精神思想負擔如今總算有了著落!私欲滿足一時,夢想造福人類。就像是在這裏的這位守洞人老前輩無名氏,其身份不明隻有一堆遺骨……這位老前輩的夢想心願與自己的個人思想孰輕孰重心中自知。書曰:頓悟贏得下之讚譽,私自占有名譽利欲熏心拖累得不償失!然物身在江湖又豈能主觀使之?有待後續見分曉。

君子愛才,取之有道。行走坦然,前途光明又豈能重負相處之?走出“蘑菇洞”這才是自己的迫切希望,願望此處非久留之地。再拜別守洞人,並受書中教誨:頓悟拽進來幾句文言與其就此存放還不如隨身攜帶等待下山交付國家。自己在這裏這樣想著也就坦然取之,便隨身攜帶走出來了洞。此時此刻的自己不再覺得艱險如履薄冰,心之坦然充滿自信。就這樣扶持立柱石壁不覺已經走出洞來,眼前頓時一片光明輝煌,自己的心情也是在這裏隨之豁然開朗起來!既然取之有道,便尋下山之路去……

高高興興上山來,安安心心下山去。平平安安祝福各位後來者也都會有自己的不同收獲!現在沒有什麼能比回家更讓自己如此這般上心的了!

後續的工作還要交待清楚,有借有還,再借不難!等自己帶著采風後的經曆收獲愉悅心情,手持一份《捐獻榮譽證書》(其實自己在這裏也不過是“借花獻佛”受之有愧)回到家裏又將會是怎樣的情景呢?(全文到此結束,謝謝關注!)

018年月14日寫於青島城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