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章 水泄不通(1 / 2)

陸文龍每天在家早上練體能,晚上輪流練投球跟擊打,常練不懈,麻子在的時候,還經常跟他喂球,走了以後就他一個人練。

這樣的結果就是他對於球棍和棒球的熟悉程度沒有降低,隻是和目前隊友之間的配合比較生疏,需要恢複。

更重要的是,從陸文龍換上運動服,提著球棍走上球場,他自己能都感覺到,自己很興奮!

其實這是運動員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對賽場和比賽的興奮度,因為越是專業運動員,就越要天天練,時時練,再有天賦,再熱愛這個運動,時間長了也會產生心理厭倦跟疲憊,高水平的教練需要很恰當的引導這種興奮度,所以有些過於簡單機械的項目,比如跳遠百米短跑之類的項目,運動員有時候幾天都不會跳一下跑全程,而是每天做分拆訓練,專注於起跑或者某個技術專項,隔三岔五才連起來完成幾遍,免得肌肉形成固化,成績就沒法提高了。

棒球更加綜合複雜許多,而且陸文龍還是個投打雙修的選手,中間涉及到的技術環節就更多了,所以老趙能艱難的同意他自己訓練,一方麵有奧運會之前的成功案例,最大原因還是因為運動員的這種狀態心態調節。

今天他就很欣喜的看見了,從穿上運動服開始,陸文龍就有些不一樣的感覺。

就是很平常的國家隊訓練衫,陸文龍就覺得心髒附近癢酥酥的,一種說不出的渾身舒泰,讓他的手禁不住把包裹了橡皮帶的球棍輪指握了一遍,很踏實。腳尖也很輕快,總是忍不住在訓練場上輕跳幾下。

擊打還有個適應過程,畢竟現在渝慶的家裏隻有一台斯考特從國外發運過來的投球機,和真人比較還是有區別,就算經常跟麻子練習。也僅僅是擊打,打跑搶滑等一係列連貫動作在家裏就練得少,現在需要恢複狀態,但陸文龍很興奮,興奮得趙連軍不停叫住他的衝跑動作,免得受傷泄勁。

投球就完全能體現出他原本就超一流的水準!這個東西就純粹是單人表演。還不用帶上他那標誌性的迷惑小動作,就是標準的各種手位投球,利用大力或者高速旋轉等各種球路考驗自己從未見過的新隊員們,還幾乎每人隻能輪上三次,趙連軍就心疼的叫停,生怕傷害了陸文龍的右臂。

理論上來說。投手的投球手臂是非常金貴的,越是長期練得大運動量,就越會讓肩內肌韌帶、後肩肌以及胸肌承受巨大的伸張力道,很容易造成疲勞性損傷,而且很多投手會不知不覺的出現手肘疲勞性下垂,造成投球動作怎麼都沒法精確控球。

但陸文龍顯然沒有走上這條不歸路,一方麵每天都有楊淼淼帶著練五禽戲回複體能。調節身體肌肉,另一方麵每晚的技術練習,就一個小時,雖然高強度,但也隻是讓自己熟悉球性,保持對投球擊球的感覺,而且陸文龍有個最大的特點,他打一開始投球方麵就是個多能型選手,並不是好像很多頂級王牌投手那樣,較長時間內都固定精專一個動作。多種不同動作的投球,就讓他的肌肉不會在某一個重複動作上麵損耗。

能讓陸文龍熟悉新隊員,也讓新隊員見識老大哥的技術優勢以後,趙連軍就趕緊喊停,讓助理教練給陸文龍再做一係列的運動峰值測試。從血糖到肌肉舒張,呼吸頻率,心率等等,繁瑣得很,陸文龍卻輕描淡寫:“我平時都做了這些測試的,有一疊報告,待會兒拿給您。”

趙連軍如獲至寶:“真的?去華西師大做的?要是能每周一次就好了!”設備可不少,價格也不便宜。

陸文龍搖頭:“自己買的,每天都有做。”楊淼淼最喜歡做這些事情了,陸文龍純粹是寵溺她才買這些東西。

趙連軍隻能鼓掌加笑著譏諷:“哦!對,你有錢嘛!那個誰!現在就去陸文龍的宿舍拿報告!”隻有行內人士才知道這些看起來千篇一律的日檢報告有什麼用途,在陸文龍這樣頂尖的運動員,掌握好他在運動中的峰值跟低穀,是能判斷出身體機能的變化,有效的調節到比賽中的,因為人體其實就跟女人每個月都有那麼幾天一個道理,總是從一個機能狀況比較良好到相對較差的不斷動態中變化的,這方麵的研究,幾乎可以寫一大篇論文了。

陸文龍自己就做了個較長期的測評數據跟蹤,趙連軍這邊可以說是事半功倍,拍拍手召集運動員們集中起來:“你們來自全國各地,有部分還是上屆奧運會成員,現在在一起訓練了半年多,應該能看清自己的能力跟差距了,還有大半年參加選拔賽,希望大家能夠全力以赴的投入訓練跟比賽,爭取再創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