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天地之造化,自成一方虛空?”
林棄聽聞觀主之言,不禁讚歎道:“觀主大能,道法通天。”
以他前世看過的那些小說、神話裏的修煉境界來判斷,觀主便是達到了自創一方小世界的境界,端的是了不得的高人,難怪天下的修道之士,皆認同觀主的修行境界乃是天下最高。
即便末法來臨,也阻擋不了這樣的高人!
觀主聞言,不由得笑了起來。
這‘執一’之道,乃是他畢生所修的道法之中,最為自得的成就,此時聽聞他人的誇讚,自然頗高自豪,心情愉悅。
旋即,觀主又撫須歎息道:“隻可惜,這一方虛空尚在孕育之中,與真正的天地相比,還相差甚遠,也不知有沒有衍化成真實天地的那一天……而老道如今亦是油盡燈枯,更不敢打開這方虛空……”
林棄不禁心中疑惑,既然是觀主自己創造的虛空,為何不敢打開?
不過,他自覺是將死之人,也就沒有多問,即便知曉了這些秘辛,又有何意義?
“觀主欲成大道,自然遍地荊棘,林棄不過一介凡人,無以相助,更不敢發妄悖之言,唯有此身,可為觀主重開仙路。”
林棄雙手平放在膝蓋上,坦然麵對著觀主,微笑道:“若觀主能以此身證道,我也算是功德一件了。”
此時,他已調整好了心態,做好了離去的準備。
“功德?”
觀主聞言,卻是搖頭笑道:“小友這話便錯了,你此番助我之行徑,對於天地而言,不但無功,反而有過。”
林棄微微一怔,不禁疑惑道:“天地視萬物如芻狗,一切平等,並無好壞善惡之分,而功德自在人心,我此番行徑,又何來之過呢?”
觀主沉默了少許,似乎也不急著奪舍之事,而是悠悠道:“修道之士,奪天地靈氣,修己身道心,本就是悖逆世間規律之行,否則何來劫數一說呢?日月潛息、四時更替,此乃常理,生老病死,悲歡離合,亦是常理,倘若修道之士做出違背常理之事,對天地而言,這便是過錯。”
“救死扶傷,行俠仗義,也是過錯?”林棄問道。
“若是不顯神通,不動道法,那便相安無事,否則便是積累過錯,一旦過錯醞釀成罪孽,罪孽醞釀成劫數,那便是自食惡果了。”觀主緩緩道。
這一刻,林棄終於明白,為何修道之士如此神秘了。
原來並非是修道之士神秘,而是修道之士不敢幹涉世間常理,否則過錯積累過多,便會成罪孽,罪孽滔天之時,便會引來劫數,最終身死道消。
“既然連救死扶傷都是過錯,那究竟何為功德呢?”林棄忍不住問道。
觀主沉吟了一下,說道:“小友方才也說了,對於凡人來說,功德自在人心,但對我等修道之士而言,違背常理是過錯,但反其道而行之,那便是功了,譬如誅滅身懷罪孽的妖邪,即是功德,比如蛟龍走水之時,若能阻止洪澇之災,亦是功德。”
“原來如此。”
林棄恍悟,不禁搖頭感歎道:“原來這便是修行之道,固然長生久視,逍遙自在,但何嚐不是受天地所限呢?”
“不錯。”觀主緩緩頷首,說道:“這修行路上,最適合潛心修道,不問世事,否則若是罪孽在身,劫數也會更加可怕。”
林棄忽然想到了前世所在,不由得說道:“既然末法時代已至,恐怕修道之士,也將成為傳說了,功德罪孽,也隻在人心……”
觀主聞言,沉默了少許,卻是忽然說道:“小友,你可知老道來見你之前,這十八年來,除了修習‘執一’之道,還做過什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