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個燒餅,這是平時唐韻燒餅談製作量的五十倍,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不過,有了三個男人的幫忙,這五千個燒餅,也不是問題。
葉正陽跟著唐韻,去了她們租住的出租屋。這是葉正陽第一次來到出租屋。他沒想到,在這個城市裏,居然有這麼破爛的地方。和他對城市的想象,完全不同。也許,這就是傳中的棚戶區,低矮的房子,淩亂的街道,還有無數商販,沿街叫賣。
跟著唐韻,來到一處低矮院子門口。唐韻有些不好意思地用手語道,你在門口等著吧,最好別進去了,我們這裏太窮了。
葉正陽不介意,這都到了門口了,不進去看看,實在是不太合適吧。唐阿姨,“葉同學呀,別介意,我們這裏,和學校的條件,不能相比,我們都是本生意,本利薄,隻能租住這樣的房子了。”
院子裏稍微寬敞一點,堆放了好幾輛鋁皮篷車,有賣煎餅果子的,有賣雞蛋灌餅的,還有一些是賣烤串的。原來,學校門口每那麼多賣吃的,都是在這裏居住的。
唐阿姨已經吩咐那三個男人,出去買食材了。
葉正陽走進房間,裏邊黑咕隆咚的。不開燈,就看不清楚裏邊的東西。這比葉正陽在伏龍山農村的老家,都要貧窮啊。
唐韻默默無語,也不和葉正陽打招呼了,自顧自地開始在另一個房間,製作燒餅。
“你們平時,都住在這地方啊?”葉正陽難以置信。
唐阿姨無奈地道,“是啊,沒辦法,我們收入有限,買不起房子,也租住不起區房子,隻能住在這裏了。”
葉正陽心中一陣痛楚。
“誰呀?”突然,在黑暗的角落裏,一個男人,發出沙啞孱弱的聲音。把葉正陽給嚇了一跳。
唐阿姨立刻走上來,解釋道,“哦,我忘記介紹了,這是唐韻的爸爸,自從五年前,癱瘓在床之後,就再也起不了了,其實,我們進城來,是為了給他爸看病。來了兩三年了,也沒攢夠錢,他爸也隻能等著。”
聽了這話,唐阿姨的淚水,就流了下來。
葉正陽聽了這話,同樣一陣哽咽。真是禍不單行啊,本來生活就這麼艱難了,還要遭遇這麼家庭災難,上怎麼這麼不公呢,葉正陽後悔沒有早點來救這個家庭。
唯一讓葉正陽覺得慶幸的是,從今開始,他們的生活,就要發生翻覆地的變化了。每至少賣出去三千個燒餅,這就可以給他們至少帶來一千元的收入,每個月,就有三萬元的收入。他們很快,就可以從這裏搬出去了。
“唐阿姨,我就是學醫的,可否讓我看看,唐叔叔到底是怎麼回事?”葉正陽問道。
唐阿姨的眼睛一亮,“是啊,葉同學就是醫學高手,我何必再去醫院在看呢,來來來,就麻煩你給他爸爸看看病吧。”唐阿姨激動得眼淚又流出來了。
葉正陽坐在唐叔叔的床邊,把他的右手,從被子裏拿了出來。這叔叔,是半身不遂,左半邊的身子,不能動彈,隻有右半邊能夠活動,所以,無法站立,就連大便,也不能自理。平時,唐韻和唐阿姨,不在家的時候,他隻能看著花板,過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