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哪天我遭遇了不測,就怕燕王殿下你這個實心眼的,無法駕馭住現在的這個局麵啊……”顧雎憂心忡忡地說道。
薑成趕緊伸手去輕輕地捏了捏顧雎的臉,一臉嚴肅地說道:“盡歡!你瞎說什麼胡話呢!快點呸掉!”
顧雎有些扭捏地把薑成的手打掉,笑道:“都什麼年代了,殿下怎麼還信這個啊?”
薑成嚴肅地說道:“這可不是什麼盲目相信的東西,這個可是有根據的,我們打仗,奠基,甚至是成親,都要選個黃道吉日,再不濟,也要選個天氣好的那一天,不就是為了圖個吉利嗎?”
顧雎笑了,低下頭連聲吐道:“呸呸呸……”隨即抬起頭來,看向薑成,笑道:“好了,已經呸掉了,殿下。”
薑成這才滿意,放開了顧雎,說道:“以後可別這樣了,知道嗎?”
“嗯。”顧雎稍稍點了點頭,應道。
“已經到了玄武門了。噤聲。”薑成指了指前方,說道。
“嗯。”
……
今天的朝會,薑望並未出席,由尚書令薑榮代為主持。他先向百官通報了昨晚齊王府大火的相關情況,還有中午恭妃淑妃出殯的相關事宜,然後宣布了一個決定,由太常徐華、寧國公楊康、光祿勳桓典三卿會審,整頓禁宮和皇城宿衛。
所有人都看得出來,這一定是太子黨的那幾個冥王不化的老頭子推動的結果。可三位大臣的決議,卻大大出乎所有人意料:
長水校尉李達疏虞職守,衛駕遲緩,削爵兩級,閉門自省,不複領內兵;玄武門守關將領張宇未能消弭火患,絕門坐守,以致中外不通,救援拖遝,奪職,陛下念其多年辛勞,準其回鄉自守。
決議一出,整個朝堂一片嘩然。李達和張宇,那可都是深深打著薑望烙印的人,也是儲君薑榮的外皮,一外一中拱衛著皇帝薑望和儲君薑榮的尊嚴。這一次兩人如此幹脆地被去職,豈不是意味著當今聖上,當今儲君身側洞開,再無近侍可用?
更古怪的是,麵對這割肉剔骨般的打擊,太子黨的中流砥柱、太學博士楊拓未置一詞;而曹司空麾下幾位有朝職的臣子,從薑榮以降,個個麵沉如水,絲毫沒有如釋重負的表情。平時針鋒相對的兩邊,此時都難得地保持著沉默。
事有反常必為妖,可究竟妖在何處,該如何反應,後果又是如何,這讓群臣們可傷透了腦筋。
在洛陽朝中,並非隻有涇渭分明的太子黨和楚王黨,還有許多介於兩者之間的官員。他們有些人是向大魏盡為臣之義的;有些則希望借此獲得楚王薑白的青睞;還有些人搖擺於兩派之間,態度曖昧。他們身不在權位,卻逐機而存,希望能在爭鬥中獲得進身之階。此時兩大派係同時沉默,這讓大臣們頗有些無所適從,隻能竊竊私語,努力捉摸那些大人物的心思。
一時間,正殿上靜悄悄的,所有人都各懷心思。這個時候,當朝少府孔逑站了出來。孔逑不屬太子黨,也一向看不起那些人。他千裏迢迢從北海被征召到洛陽來,不是為了高官厚祿,而是為了複興大魏威儀,為了振興整個大魏的朝綱……然而,在他的心裏麵,儲君薑榮可不是一個好人選,而楚王薑白則更算不上什麼了。
孔逑實在不明白,三卿怎麼會做出這等授柄於人的愚蠢決定。更令他憤怒的是,這麼大的事情,他身為少府居然毫不知情。在意識到太子黨的“背叛”之後,一種孤臣之感在孔逑的胸中油然而生。
“徐華和桓典這兩個糊塗蟲,根本就是自毀長城!”
孔逑站在正殿前,毫不避諱地叱罵著徐華與桓典兩位大臣。他身旁的大臣都默默地往兩邊閃開,唯恐被這位名士的鋒芒傷到。就連負責糾彈朝儀的禦史中丞都躲得遠遠的,裝作沒聽見。他知道,如果自己膽敢去彈劾他,會被孔逑引經據典的口水活活淹死。
“來……殿下……看戲了……”顧雎側過頭去。低聲對薑成笑道。
薑成笑了笑,沒說什麼,這種敢於麵刺直言的臣子,才是好臣子呐。
這時候,議郎趙彥穿過人群,悄悄扯了扯孔逑的袖子,壓低聲音道:“少府大人,您少安毋躁,這裏頭沒那麼簡單。”
“事情還不夠清楚嗎?這是作繭自縛哪!”孔逑怒氣衝衝地抖動著胡須,大聲說道。
趙彥悄悄指了指另外一側,低聲說道:“太子殿下一直沒說話,一定還有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