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錦麒一家在林爺爺家一直住到大年初二才離開,因為按照習俗,這一是媳婦回娘家的日子,因此林爸爸要開車帶林媽媽和林錦麒去林外公家拜年。在林爺爺家吃完早餐之後,林爸爸又開著車往南湖省趕。林外公和林媽媽住得並不遠,林外公是太平煤業的退休職工,住在一工區的第三家屬區,而林家則是在礦部家屬區,大約步行半時的距離。
林爸爸開車趕回來吃中飯的時候,發現林外公這邊的人基本都到齊了。林大舅媽家和林外公家是前後排,因此回娘家也就是象征一下;林舅和林舅媽因為在鬧離婚,所以林舅也懶得去自己嶽父嶽母家了;林姨和林姨夫則是早飯過來就到了。林錦麒和自己堂弟堂妹的年紀相差不大,也就是間隔1歲的樣子;但是和自己的表弟表妹年紀相差就有點大了,比如林錦麒就比自己的大表弟程思宇大了5歲的樣子。所以林錦麒雖然已經高一了,但是程思宇卻還在念學四年級;而表弟表妹周斌和周婭則分別念學一年級和幼兒園大班。看到自己這幫還是毛頭的表弟表妹,林錦麒頓時有種自己變身孩子王的感覺。
林姨這次回娘家還有件事要和林媽媽商量買樓的事情,林錦麒做的那份商業計劃書的確很打動人,饒是林姨這種不懂商業的人都覺得大有可為。而林姨比較尷尬的事情就是這份計劃書在林姨夫看的時候被他家裏人看到了,要知道林姨夫的家人都是公務員,因此對於這份計劃書的看重程度尤甚。本來林姨覺得自己娘家人的東西被看重是件好事,但是自己婆家這邊開始暗示要投錢進來,甚至打算主控這個項目的時候,林姨就有點慌神了。
林錦麒就是整個項目計劃的策劃者,因此林姨和林媽媽商量的時候並沒有瞞著林錦麒。對於林姨婆家的反應,林錦麒覺得再正常不過了。以他們所在的部門和位置而言,他們幾乎可以確定計劃書上提及的幾個前置條件是絕對成立的,因此他們完全可以估計後續的效果也是有極大可能可以實現的。所以人家想擴大自己的利益,甚至來摘果子都是應有之義。不過林錦麒既然敢將計劃書拿出來,就壓根不怕林姨婆家的威逼利誘。
“我公公的意思是想和你們聊聊合作的事情。”林姨道,“如果不想去,我去推了他們就是了。橫豎他們也不敢強著來,除非他們徹底不要臉了。”林姨頗為不屑地道。搶自己親戚的飯碗,這放到哪家都是不過去的事情,因此林姨也認定自己婆家不會這樣。
不過林錦麒之所以拉林姨入夥,除了看重林姨在一幫子頗具消費能力的女性中的社交能力之外,林姨婆家的關係也的確是林錦麒所重視的。因此林錦麒才讓林媽媽給林姨談了一個合夥的投資價,這價格超出了林姨獨自承受的範圍,因而勢必會讓林姨夫關注,也必然會讓林姨的婆家注意到。不過林錦麒的想法是林姨的婆家默認了這次合作,然後讓林姨夫代表他們來獲得這次收益。可惜林錦麒略微低估了林姨婆家的貪婪程度,雖然不見得會撕破臉來硬搶,但是在關鍵時刻劃清界線也夠林錦麒喝一壺的了。
林媽媽想了想,“既然你公公想和我們聊聊這件事,那就好好聊聊。橫豎這個合作也多少要牽扯到你婆家,我們要是藏著掖著不和他們,他們以後如果要點什麼,我們也不好回答。談生意嘛,和氣生財才是正道。如果一方有意一方無意,那合作也沒必要談了。”
和林媽媽談妥之後,林姨也沒有再引這個話題,隻是確定了大年初六會去姨家做客之後就雙方默契地將話題轉到了過年的趣事上麵。其實林媽媽和林錦麒當時就料想過如果有人插手或摘果子怎麼辦,林錦麒的想法就是注冊一家海外公司來運營。此時海外投資公司在國內是有諸多優惠,政府在政策上也是有所照顧的,因而即便沒有林姨婆家的照看,林錦麒也不怕有人來搗亂。林錦麒甚至還想過,幹脆直接將林媽媽運作成香港戶籍也不是特別困難的事情。
至於林姨婆家真要撕破臉拿走那棟樓房的所有權,那麼在沒有林錦麒詳細方案的支持下,林錦麒保證他們能夠賺到的利潤隻有自己方案的一半,甚至更低。而且如果對方真那麼不要臉的話,那自己大不了就在自家獨有的那條街門麵上全力狙擊對方。隻要自己在“吃”和“穿”這兩個方麵全麵開戰,那麼那棟樓的價值還要再打對折才行。
大年初六,林爸爸開著車帶著林媽媽和林錦麒到了林姨家做客。林姨家在電信區,算得上是雙星市目前數一數二的高端區了。今林姨家是高朋滿座,除了林姨的公公婆婆、大伯子、嫂子都悉數到場之外,連素來和林姨關係尷尬的姑子都來了。林錦麒看到這架勢就知道林姨婆家這次怕是想勢在必得了,但是林錦麒卻在心中不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