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一座幾十公裏的跨海大橋,大概要多少錢?
麵對這個問題時,很多人容易下意識帶入後世港珠澳案例去對比,覺得港珠澳造了1200個億人民幣,也不過60公裏左右,那每公裏怎麼也得20個億吧。
但這個算法其實是不對的,因為港珠澳是橋隧並用,中間有相當長一段是縮到海底以海底隧道形式存在的,為的是不影響珠江流域的通航——粵州、香江、特區,都是著名的深水良港,要進出N萬噸的海輪,橋無論蓋多高,都有可能影響航運,所以不如索性弄一段潛水的海底隧道。
而蘭方如果修建連接加裏曼丹島主島的大橋,完全是不影響航運的,要去古晉港的船,大不了稍微往北繞一下,繞過蘭方主島就行了。至於要去文萊港的船,更是絲毫不會增加航程。
所以蘭方大橋的設想,就成本而言,倒是更接近後世的方舟灣跨海大橋——顧鯤計算過,蘭方大橋有將近30海裏的跨海距離,折合45公裏,比36公裏的方舟灣跨海大橋還長一點。
同時,後世的港珠澳雖然全長六十公裏,但因為橋隧混用,主橋也就30多公裏,因此長度也是不如顧鯤的蘭方大橋的。
同理,這幾年因為卡梅隆和施瓦辛格的電影《真實謊言》而聲名大噪的大洋國邁阿密基韋斯特大橋,雖然號稱“全長90英裏,到古巴比到邁阿密還近”,但其實基韋斯特大橋是一係列的橋梁、把基韋斯特群島的每一個小島一連串連起來的。
其中單座最長的名叫“七英裏大橋”,顧名思義也就七英裏,折合不到12公裏——就是《真實謊言》裏那些露西亞破壞分子開著卡車裝核彈、想要去邁阿密引爆、結果被施瓦辛格的隊友用鷂式戰鬥機發射導彈炸斷的那座橋。
所以,打個《文明》玩家都聽得懂的比方——顧鯤造蘭方大橋,絕對是可以刷到“世界最長單體跨海大橋”的奇觀數據,並且把這個世界紀錄保持上至少二三十年,實現“文化勝利點數+XXX”。
而不用考慮通航和橋隧的方舟灣跨海大橋,造價不過107億人民幣,隻有橋隧混用的港珠澳的11分之1。
在算算提前十年開工所減少的通脹,以及東南亞金融危機期間當地征地、材料成本的下跌、基建需求端的萎靡帶來的工程造價下跌。哪怕裏程比方舟灣大橋還長三成,顧鯤也有把握把項目造價控製在10億美元之內。
而且盡量能少首付就少首付,能貸款就貸款,能用橋梁產權抵押就抵押。
至於引水的工程,其實倒是沒多大施工成本。
那玩意兒隻要往海裏丟幾十公裏的鋼筋混凝土管子就行了,甚至都不用全程埋起來,也不用擔心被撞斷損壞。跟鋪設海底通訊光纜的施工方式差不多簡單粗暴。(海底光纜也是直接丟在海床上的鎧裝纜,不用埋的。有時候大麵積斷網,就可能是海底光纜被意外撞斷了)
或許有人會奇怪:海底放管子便宜是便宜,可是管子的海拔高度比接受水源的水庫還低了,水還怎麼流過去呢?難道要靠泵站、消耗巨大的能耗?
這個其實是不用擔心的,具體原理,跟華夏國內“南水北調”的“穿黃工程”有些類似。華夏南水北調時一個最大的難點就是要讓漢江水南北向穿越黃河、繼續往河北運送。而穿越黃河河床的輸水管道,海拔肯定是低於受水側的河麵的。
但隻要在管子兩頭各建一個大水庫,確保送水和受水的水庫水位有足夠落差,管道本身各段之間略有落差,就能夠把水壓過去。
顧鯤在滬江交大的三年海洋工程也不是白念的,這種項目成本,如今他自己都能粗略估算了。
這才是真正的學以致用,書沒白念。
……
顧鯤大致跟朱猷棟普及了一番“趁著金融危機先用最低成本把坑占住,我是交大高材生,成本上不會被人坑”的理念。
鑒於顧鯤一貫以來“帶領蘭方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的曆史積威,朱猷棟終究還是被成功洗腦了,徹底把所有對外合作的談判權限,開放給了顧鯤。
順帶著還答應了顧鯤的任免要求,把唐佳的職務給落實了,讓她可以代表蘭方群島,一起負責對外的國際合作談判。(唐佳已經在幾天前加急辦理了國籍的入籍手續,現在已經是蘭方群島公民了)
幾天後,顧鯤就帶著自己的助理,以及高健雄和唐佳夫妻倆,北上華夏,奔赴滬江,打著拜年的旗號,尋求國際合作了。
1月10日,除夕之前半個月,顧鯤順利抵達滬江,先到他在陸家嘴的東方明珠江景別墅下榻一晚,然後便放出風聲去。
中遠的何嵐反應很快,第二天就趕到顧鯤府上討債了。
“顧生真是信人,說好了半年必有消息,還真就半年必有消息。您上次跟我們許諾的時候,是去年6月28號,如今剛好半年。相信我們中遠係將來會跟你合作得更加愉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