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各取所需(2 / 2)

所有的對空搜索雷達和反潛聲呐,我們隻能按照比民用最高標準略高的,也就是刪去了戰區放空和多目標持續跟蹤的能力……這些裝備的價錢都不能算在遊艇造價裏,加起來您需要額外打點2億歐元。”

防空導彈這玩意兒聽起來有些違禁,如果是私人買家肯定是比較麻煩的。但顧鯤是用蘭方王室的名義買的,這種純防禦性毫無進攻能力的東西,就沒什麼禁令了。

說難聽點,蘭方為了自己的國防,要買一艘護衛艦,方便出現意外的時候王室逃命轉移,也是天經地義的(顧鯤也確實打算將來有錢了再買一條護衛艦。不過護衛艦就沒必要從德國買了,因為那不是奢侈品不用講逼格,買華夏的便宜貨就行)

所以,呂森造船廠的設計師們口中提到的那些所謂“比民用版最好的雷達還好”的貨色,其實就已經是德國人/法國人如今的現役軍用防空雷達了。

隻不過是做過一些功能刪減的,把戰區防空能力徹底屏蔽簡化掉。

不是軍迷的看官,或許對於這個點不是很了解。

用人話翻譯一下,就相當於大洋國的宙斯盾、曰本人的金剛級,這些所謂的“神盾艦”用的預警雷達係統,那都是有戰區防空能力,換言之並不是保護本艦,而是為半徑200海裏內的整個友軍艦隊撐起一道防空保護傘。

不光有敵方導彈往神盾艦本身攻擊會被攔截,那些打擊神盾艦旁邊100多海裏其他船的導彈,也會被神盾艦的雷達一並跟蹤鎖定火控、試圖攔截。

而隻要把那麼逆天的戰區防空相關模塊去掉,剩下的單點放空就算再逆天,國際社會也是不會製裁限製你出口的,因為那玩意兒沒有戰略層麵的威脅,純屬為了自保。

這些裝備全部算上去,估計也就不到1億歐元的造價吧,但呂森造船廠敢問顧鯤收兩億,一方麵是施工安裝要錢,另一方麵也是需要上下打點,不過這些都無所謂了。

雙方最後的唯一分歧,是這麼複雜的施工,工期進度似乎來不及。

就算眼下就立刻開工,顧鯤18個月之後就要用,也有點太趕了。

對於這個困難,雙方多次協商不下,顧鯤隻好給出一個新的建議,讓對方參考:

“我願意再投資10個億歐元,至少10億,不夠還可以家。我希望貴公司在蘭方群島現有的造船廠/修船廠基礎上,增建一座世界頂級的遊艇裝修廠。

我不要求有建造船體的幹船塢,隻要有濕式作業的舾裝泊位就行。以後你們交付的時候,可以先把未裝修的半成品船先開到蘭方投入使用。然後再在蘭方慢慢裝修。

這10億歐元的裝修分廠投資,我隻要呂森造船廠總廠15%的股權來交換——你們現在的公司估值絕對沒有50億歐元的,我增資10億歐元以上,隻要15%警戒線以下的股權,還絕不幹涉你們的經營決策和設計,隻要相應的分紅,這應該很劃算了。

你可以出去打聽打聽,我是遲早要做頂級奢侈產業的‘門口野蠻人’的。而且在海事領域,一家頂級奢侈遊艇造船廠,多出一個海神一樣傳奇的股東,這種強強聯合對於公司的宣傳形象和品牌定位難道不好嗎?你們要是非不讓我入股,我去入你們的競爭對手,可就犯不著了。”

花十幾億歐元做這事兒,財務上顧鯤其實絕對是虧本的。

他之所以這麼幹,也是為了宣傳的噱頭,就跟他花15~20億美元造世界第一高樓,財務上也絕對虧本是一樣的。

但最貴最大的遊艇、以及造最貴最大遊艇的船廠,與世界第一高樓一樣,都能有助於搶奪迪拜的定位。所以賬不能隻從財務的角度來算。

顧鯤相信世界上沒有另一個投資人敢像他這麼出價,魄力與威脅俱全。

呂森造船廠方麵再三磋商,最後董事長埃裏克.漢森回複了顧鯤一個附加條件:“如果隻是財務性投資,我們可以考慮,但你永遠不能試圖把股份外賣。如果哪天你不想當股東了,隻能把股份重新賣給我們,而且售價必須協定,按照今天你增資時候的出價為上限,不得漲價。

但如果未來公司虧損了、股權對應淨資產不足,我們要按照淨資產評估折減回購——當然你也可以永遠不賣,永遠不要求我們回購。”

說白了,就是不允許給顧鯤留倒賣這部分股份套現牟利的空間。

沒有一個其他財務型投資人會答應這麼苛刻的條件的,因為其他人都想著升職了就拋給下家跑路。

但顧鯤沒打算跑路。

十億歐元有什麼好跑的。

“成交,我們算是各取所需吧。”

61401/532944967